当前位置:疼痛学主治医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癌痛的临床评估是癌痛治疗的第一步,通过首次评估对癌痛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通过再次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和修改治疗计划,下列哪两项临床评估是再次评估的重点()

A.详细病史,要相信患者主诉。疼痛程度(强度)的评估。疼痛特性的评估,包括定位、性质及发作方式。疼痛所带来的影响的评估。体格检查。诊断性检查。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药物治疗是控制癌性疼痛的主要手段,非阿片类药物作为WHO提倡的癌痛治疗中的第一阶梯用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外周炎性致痛介质的释放,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不与阿片类药物竞争阿片受体,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加镇痛效果。首选口服给药,定时、个体化用药,积极处理不良反应。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需增大用药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口服用药易发生消化道溃疡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直肠或注射用药可避免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为避免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建议限制用药上限剂量为标准推荐用药的1.5~2.0倍。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对重度疼痛患者需改用阿片类药物而不再应用。不同的非阿片类药物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应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加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为明确诊断需要排除的疾病是()

A.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银屑病性关节炎。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RF。B.AKA。C.抗-CCP抗体。D.ANA+ENA酶谱。E.胸片+双手X线片。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心功能不全。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适宜的治疗措施包括()

A.活动期应注意休息,缓解期应加强关节锻炼。注意建立长期治疗的观念,定期去医院检查。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10~20mg/日。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赛来昔布等。单独或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CTX等。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15岁。时有腰背部疼痛、僵硬3个月,休息时加重,其祖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骶髂关节摄片见关节面可疑模糊。无皮疹,无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病史。一年后,复查骶髂关节X线片见双侧关节面明显模糊,局部见硬化。按纽约标准此时骶髂关节分级为()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Ⅴ级。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15岁。时有腰背部疼痛、僵硬3个月,休息时加重,其祖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骶髂关节摄片见关节面可疑模糊。无皮疹,无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病史。根据纽约标准,患者骶髂关节X线片分级为()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Ⅴ级。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15岁。时有腰背部疼痛、僵硬3个月,休息时加重,其祖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骶髂关节摄片见关节面可疑模糊。无皮疹,无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病史。此时首选治疗药物是()

A.甲氨蝶呤。雷公藤。环磷酰胺。硫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15岁。时有腰背部疼痛、僵硬3个月,休息时加重,其祖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骶髂关节摄片见关节面可疑模糊。无皮疹,无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由上述提供的病史,该患者应诊断为()

A.Reiter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