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技术(士)题库>CT检查技术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男,59岁,腹胀、腹泻2天,近期无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无黑便。CT示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呈丘状软组织密度突入胃腔,后缘略毛糙。增强扫描胃窦部病变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其后方脂肪间隙内见多个小淋巴结影。为使胃部CT检查满意,病变显示清楚易于判断,检查前需做的准备有()。

禁食6h以上。检查前大量饮水。口服对比剂。肌注山莨菪碱。充气检查时需禁水。灌注检查时需加用腹带。

问题:

[单选] 患者女,50岁,右侧腰痛3周,CT示右肾体积缩小,肾盂扩大,内科见软组织密度及部分液性密度,边界不清,局部可见少许钙化影。增强扫描:右侧肾盂肿块于皮质期呈轻度强化,于实质期呈中度强化,肿块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右肾实质变薄,显影浅淡,扩张肾盂内未见造影剂。右侧部分肾盏扩张积水。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CT检查所示,可考虑患者所得疾病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肾脓肿。肾结核。肾盂癌。肾囊肿。

问题:

[多选] 患者女,50岁,右侧腰痛3周,CT示右肾体积缩小,肾盂扩大,内科见软组织密度及部分液性密度,边界不清,局部可见少许钙化影。增强扫描:右侧肾盂肿块于皮质期呈轻度强化,于实质期呈中度强化,肿块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右肾实质变薄,显影浅淡,扩张肾盂内未见造影剂。右侧部分肾盏扩张积水。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疾病的CT影像表现的有()。

呈息肉状、乳头状。位于肾盂、肾盏内,少数病灶位于肾盂输尿管开口处。多数肾窦区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其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肿块周围肾窦脂肪受压,大者可致其完全消失,并侵入邻近肾实质。肾盂或肾盏梗阻时,可出现肾积水。血供较为丰富。

问题:

[多选] 患者女,50岁,右侧腰痛3周,CT示右肾体积缩小,肾盂扩大,内科见软组织密度及部分液性密度,边界不清,局部可见少许钙化影。增强扫描:右侧肾盂肿块于皮质期呈轻度强化,于实质期呈中度强化,肿块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右肾实质变薄,显影浅淡,扩张肾盂内未见造影剂。右侧部分肾盏扩张积水。在鉴别肾癌、肾集合管癌和肾盂癌时,说法正确的有()。

肾癌于动脉期强化程度明显,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下降。肾癌周围可见假包膜,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肾集合管癌多位于肾髓质。肾集合管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肾集合管癌多数密度均匀。肾集合管癌增强后呈中度进行性强化,较肾盂癌强化明显。

问题:

[多选] 患者女,15岁,左小腿疼痛4年余。CT示左胫骨干偏上1/3处皮质下见沿长轴走行的串珠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84HU,向内推压邻近骨髓腔,边缘见弧形硬化,与正常髓腔分界清晰,邻近皮质受侵并不均匀性变薄,骨皮质尚完整,未见中断,病变上下范围约9cm,周围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根据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所示,可考虑患者所得疾病是()。

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胫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胫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胫骨纤维肉瘤。胫骨骨肉瘤。

问题:

[多选] 患者女,15岁,左小腿疼痛4年余。CT示左胫骨干偏上1/3处皮质下见沿长轴走行的串珠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84HU,向内推压邻近骨髓腔,边缘见弧形硬化,与正常髓腔分界清晰,邻近皮质受侵并不均匀性变薄,骨皮质尚完整,未见中断,病变上下范围约9cm,周围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该疾病在CT影像学表现方面包括()。

主要包括囊型和硬化型病变。囊型主要见于四肢骨。囊型表现为囊状透明区,皮质变薄,骨干可有膨胀,内有磨玻璃样钙化。囊周围硬化,可因负重而引起病骨变形。硬化型多见于颅面骨和颅底骨。硬化型非一致性密度增高,在硬化区内有散的颗粒状透亮区。

问题:

[多选] 患者女,15岁,左小腿疼痛4年余。CT示左胫骨干偏上1/3处皮质下见沿长轴走行的串珠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84HU,向内推压邻近骨髓腔,边缘见弧形硬化,与正常髓腔分界清晰,邻近皮质受侵并不均匀性变薄,骨皮质尚完整,未见中断,病变上下范围约9cm,周围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上述疾病相鉴别时需要注意()。

非骨化性纤维瘤无成骨表现,以8~20岁居多。非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胫骨、股骨和腓骨干骺端。非骨化性纤维瘤分为皮质型和髓腔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见于6~15岁儿童,可自愈。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常多发,对称。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呈囊状或片状,病变边缘不清,无膨胀性骨壳。

问题:

[单选] 患者女,6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偶有头晕。查体双侧膝反射(++),踝反射(+)。左侧巴宾斯基征(+),右侧巴宾斯基征(+)。CT显示胸8椎体左后方椎管内有一大小1.1cm×1.2cm×2.0cm的高密度肿块影,CT值约47HU,边界较清楚,相应椎管容积减少。根据以上表现,该患者可能患的疾病是()。

神经鞘瘤。血管瘤。上皮样脓肿。脊膜瘤。脂肪瘤。转移瘤。

问题:

[单选] 患者女,6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偶有头晕。查体双侧膝反射(++),踝反射(+)。左侧巴宾斯基征(+),右侧巴宾斯基征(+)。CT显示胸8椎体左后方椎管内有一大小1.1cm×1.2cm×2.0cm的高密度肿块影,CT值约47HU,边界较清楚,相应椎管容积减少。若患者还需进一步检查,下一步应做()。

B超。MRI。DSA。X线。X线造影。PET-CT。

问题:

[多选] 患者女,6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偶有头晕。查体双侧膝反射(++),踝反射(+)。左侧巴宾斯基征(+),右侧巴宾斯基征(+)。CT显示胸8椎体左后方椎管内有一大小1.1cm×1.2cm×2.0cm的高密度肿块影,CT值约47HU,边界较清楚,相应椎管容积减少。神经源性肿瘤与该患者所得疾病在CT表现上的区别在于()。

可位于椎管内任意节段。常见于椎管后外侧。有包膜。边界清楚。多呈圆形、长圆形或长条形。硬脊膜尾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