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技术(士)题库>CT检查技术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CT的扫描方式。诊断微腺瘤应首选()。

重叠扫描。目标扫描。延迟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CT脑灌注扫描。

问题:

[单选] 关于CT的扫描方式。颅底骨折应首选()。

重叠扫描。目标扫描。延迟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CT脑灌注扫描。

问题:

[单选] 患者男,67岁,胸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CT显示胸3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约55HU,硬脊膜囊及脊髓受压,肿块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右侧椎板、横突及部分椎体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局部中断。CT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CT值达110HU,边界较清晰,最大横切面直径约为1.5cm×3.5cm。依据上述表现及检查结果,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胸椎骨髓瘤。胸椎血管瘤。胸椎转移瘤。胸椎脊索瘤。胸骨骨巨细胞瘤。胸骨骨母细胞瘤。

问题:

[多选] 患者男,67岁,胸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CT显示胸3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约55HU,硬脊膜囊及脊髓受压,肿块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右侧椎板、横突及部分椎体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局部中断。CT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CT值达110HU,边界较清晰,最大横切面直径约为1.5cm×3.5cm。对于该疾病叙述正确的是()。

约占骨恶性肿瘤的6%。单发或多发,多发为主。最易受累的是颅骨,其次为脊柱。全身骨痛伴软组织肿块和病理性骨折。反复出现感染、贫血等。伴有急性肾衰竭。

问题:

[多选] 患者男,67岁,胸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CT显示胸3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约55HU,硬脊膜囊及脊髓受压,肿块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右侧椎板、横突及部分椎体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局部中断。CT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CT值达110HU,边界较清晰,最大横切面直径约为1.5cm×3.5cm。骨转移瘤与该患者所得疾病,需要在以下哪些方面注意鉴别。()

原发肿瘤病史。骨质破坏单发或多发。病灶大小不一。胸部有无转移征象。有无明显软组织肿块。附件骨质破坏。

问题:

[单选] 患者女,16岁,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部疼痛,下蹲及劳累时明显,休息及简单活动后稍缓解,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未行特殊治疗。近3天来疼痛进行性加重,以夜间明显,影响正常生活。CT示左侧股骨干骺端骨质破坏呈混杂密度,骨皮质破坏不完整,可见骨膜三角,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破坏区沿股骨干长轴发展,范围约9cm,部分骺线显示模糊。依据以上临床表现及CT检查所示,该患者疾病考虑为()。

股骨软骨肉瘤。股骨骨肉瘤。股骨转移瘤。股骨骨巨细胞瘤。股骨软骨瘤。股骨骨母细胞瘤。

问题:

[多选] 患者女,16岁,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部疼痛,下蹲及劳累时明显,休息及简单活动后稍缓解,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未行特殊治疗。近3天来疼痛进行性加重,以夜间明显,影响正常生活。CT示左侧股骨干骺端骨质破坏呈混杂密度,骨皮质破坏不完整,可见骨膜三角,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破坏区沿股骨干长轴发展,范围约9cm,部分骺线显示模糊。以下描述中符合该疾病的影像表现包括()。

局限性髓腔硬化。局限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瘤骨呈象牙质样瘤骨、针状瘤骨、棉絮状瘤骨。瘤软骨呈分布稀疏、密度较淡、边缘模糊的环状、半环状、弧形、点状钙化。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明显。

问题:

[多选] 患者女,16岁,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部疼痛,下蹲及劳累时明显,休息及简单活动后稍缓解,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未行特殊治疗。近3天来疼痛进行性加重,以夜间明显,影响正常生活。CT示左侧股骨干骺端骨质破坏呈混杂密度,骨皮质破坏不完整,可见骨膜三角,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破坏区沿股骨干长轴发展,范围约9cm,部分骺线显示模糊。该疾病与尤因肉瘤、骨髓炎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的是()。

尤因肉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干。尤因肉瘤呈浸润性、虫蚀样骨质破坏。尤因肉瘤骨膜反应呈侵袭性葱皮样,常伴有巨大软组织肿块。骨髓炎多有明确的急性感染病史。骨髓炎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硬化同时存在。骨髓炎可出现窦道和死骨。

问题:

[多选] 患者,男,80岁,因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入院,行腹部B超检查时,发现右肾下极一偏强回声实性团块。CT示右肾下极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轻度凸出于肾脏轮廓,边界不清,直径约3.0cm,CT值约23HU,内部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病灶于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后呈相对低密度。扫描层面腹主动脉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肾错构瘤与该患者所得疾病在CT表现上的区别在于()。

密度混杂不均。存在脂肪组织。强化均匀。不均匀强化或中度强化。边界清楚。边界不清。

问题:

[单选] 患者,男,59岁,腹胀、腹泻2天,近期无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无黑便。CT示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呈丘状软组织密度突入胃腔,后缘略毛糙。增强扫描胃窦部病变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其后方脂肪间隙内见多个小淋巴结影。胃癌CT的影像学表现不包括()。

能够诊断早期胃癌。病变处胃壁增厚。肿块突向胃腔。病变处见淋巴结。胃周脂肪间隙不清。胃腔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