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某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是长度,工程规范是65±6.从现场抽样得长度的数据经检验服从正态分布(67.22),请问:长度指标的合格率为()
Φ(2)+Φ(4)-1。1+Φ(2)-Φ(4)。1-Φ(2)-Φ(4)。1-Φ(2)+Φ(4)。
问题:
[单选] 研究发现,在某银行等待取款的时间分布是左偏的,且均值为15分钟,标准差为5分钟。如果从中随机抽取100名等待取款的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的时间,则该样本的平均等待时间服从()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15分钟,标准差为0.5分钟。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15分钟,标准差为5分钟。仍为左偏分布,均值为15分钟,标准差为5分钟。仍为左偏分布,均值为15分钟,标准差为0.5分钟。
问题:
[单选] 某地区工薪阶层的收入(每月月薪)服从单峰的右偏态分布,统计显示其众数为1200元,均值为2800元。根据上述推断得到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至少50%的人月薪高于2800元。分布的中位数在1200元至2800元之间。至少50%的人月薪低于2800元。月薪在1200元左右的人数属于工薪阶层的多数。
问题:
[单选] 某企业的生产部门在进行轴径的检测时发现同一个操作者多次测量波动不大,但是不同操作者之间对同样的轴进行测量时波动很大。假设操作者使用的仪器不变,根据上述信息,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者和轴之间一定存在交互作用。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较差。测量系统的再现性较差。测量仪器和操作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问题:
[单选] 黑带小覃在轴棒厂工作,他负责每天抽取轴棒直径观察是否在φ50±1mm的规格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个轴棒相同位置的直径重复测量存在误差,同样的批次不同的轴棒之间的直径也不同,不同批次的轴棒的直径更有差别。如果小王想了解轴棒直径的波动源,正确的变异源分析的抽样方案和分析方法是()
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选择一个批次,抽取32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问题:
[单选] 黑带小查在某企业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他发现原煤的基值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热强度。在对原煤基值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原煤基值不同,同一供应商不同批次的原煤基值也有差别。小查想了解原煤基值的波动源,选取了十个关键供应商测量其原煤基值,正确的变异源分析的抽样方案和分析方法是()
每个供应商连续抽取8个批次的原煤,每个批次抽取4个原煤基值,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每个供应商连续抽取8个批次的原煤,每个批次抽取4个原煤基值,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每个供应商连续抽取8个批次的原煤,每个批次抽取4个原煤基值,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每个供应商抽取一个批次的原煤,每个批次抽取32的原煤基值,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问题:
[单选] 某氧气公司一位化验员要报告当天每罐氧气产量的平均值。测量5罐后,将其均值Xbar写进报告中。他发现Xbar的标准差(即标准误)为10Kg。如果他希望该Xbar的标准差(即标准误)降为5Kg,问需要测量几罐求平均值()?
10。20。50。100。
问题:
[单选] 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中往往包含磨合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期,以下哪个分布能够通过调整分布函数的参数为这三期中的任一期内设备使用寿命建模()?
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正态分布。
问题:
[单选] 某厂成品电路板生产线的主要缺陷是元件脚假焊,根据顾客要求,一个成品电路板内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元件脚假焊即为不合格,不合格成品电路板不可返修。大量检验结果显示,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个成品电路板上的元件脚假焊数(DPU)为0.3,估计该过程的合格率为()
70%。74%。96.3%。99.6%e-0.3=合格率。
问题:
[单选] 将降雨量按“旱”、“偏少”、“中等”、“偏多”、“涝”分为5类,这种分类方法属于下列哪个测量尺度()?
定类。定序。定距。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