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体谅模式”的正确理解有()
A、采取中性立场,虚心接纳别人的观点。B、教育即学会关心。C、学龄前阶段是其所说的“社会试验期”。D、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E、这种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很可靠的。
问题:
[多选] 下面对德育工作者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主要活动是组织、控制德育过程。B、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者思想品德的形成。C、引导学生向着目标方向发展。D、是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代言人。E、应该在道德方面成为其他人的榜样。
问题:
[多选] 关于“社会模仿模式”论述错误的有()
A、它是一种经典行为主义的模式。B、它是一种认知主义的模式。C、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模式。D、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E、它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问题:
[多选] 关于现行我国德育目标的认识正确的有()
A、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B、对德育目标和个人生活幸福强调不够。C、注意到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D、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成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的。E、可能导致德育教育的政治化。
A、社会行为规范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人生观教育。D、劳动教育。E、革命传统教育。
问题:
[多选]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句话强调了()
A、德育目标。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结构。E、德育功能。
问题:
[多选] 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问题:
[多选] 德育目标的形成与确定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制约()
A、教育者的个性。B、社会发展因素。C、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D、人的发展因素。
A、反映外部客观世界的矛盾。B、反映在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C、反映在认识内容上的矛盾。D、反映在认识结果上的矛盾。
问题:
[多选]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过程的区别表现在()
A、活动方式的区别。B、影响因素的区别。C、形成结果的区别。D、指导思想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