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 皮肤扩张术修复肢体瘢痕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扩张皮瓣血运好,转移修复后不易挛缩。其颜色、质地、弹性较接近,皮瓣较薄,较少出现局部臃肿,避免了再次局部手术修复。治疗时间比较短,缩短了住院周期。住院费用大大降低。并发症少。
手掌部瘢痕挛缩时,手掌部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较厚,其下又有掌筋膜存在,血管、神经及肌腱多数情况下是健存的。完全性并指是指超过手指中节1/2以上的瘢痕性并指,切除瘢痕后要植皮修复,且须防止皮片挛缩。手指掌侧皮肤损伤后常会导致屈曲畸形,严重者瘢痕组织与屈指肌腱粘连,手指血管、神经短缩,手术松解时容易出现肌腱外露,血管神经呈弓弦状绷紧,影响手指血运,甚至导致手指坏死。爪形手畸形表现为掌指关节背伸、手指无法屈曲、固定在过伸(背屈)位,拇指内收,虎口狭窄,指蹼挛缩或瘢痕性并指畸形,有时手指伸腱中央束受损、侧副韧带挛缩,出现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背伸。手部畸形需尽早手术治疗,否则将引起手部关节、肌腱等重要结构的继发性病变,导致修复困难或难以修复。
问题:
[多选] 关于手背瘢痕的处理,叙述正确的有()
术中于掌指关节挛缩瘢痕处横向切开,在瘢痕基底向两端剥离,尽量保留浅层静脉,避免裸露伸指肌腱。松解瘢痕彻底后切除挛缩瘢痕,一般远端宜超过近节指间关节背侧,切除此处瘢痕时慎勿伤及伸指肌腱,必要时可保留薄层瘢痕。缓慢而持续用力的手法屈曲掌指关节,尽量达到80°~90°,并观察被动屈曲30°时的回弹情况。如达不到或迅速回弹,先行侧副韧带松解,若侧副韧带切断后关节仍不能复位,再行背侧关节囊松解。肌腱短缩明显者行肌腱延长,尽量在手背近端进行。掌指关节复位后用克氏针将其固定于80°~90°屈曲位,拇指固定在外展对掌位。若创面无肌腱、骨关节外露,切取中厚大张皮片移植。植皮术后一般在术后10天拆开敷料,14天拆除缝线,2~3周拔除克氏钢针,开始进行各关节自主锻炼,逐渐增加强度和关节活动幅度。
问题:
[多选] 关于手烧伤的包扎固定,叙述正确的有()
拇指充分外展(即虎口尽量放在外展位置),伴有屈侧烧伤创面,注意不应放在休息位或功能位,即对掌位。掌指关节90°屈曲位。近节指间关节完全伸直(180°)。远节指间关节微屈位,15°~30°屈曲。其他4指指间放置油纱布分开。
充分松解瘢痕,纠正性器官及肛门畸形,恢复髋关节外展功能。优先解决排尿、排粪困难问题。会阴前后同时存在瘢痕挛缩,先修复会阴前再修复会阴后。会阴部瘢痕手术切除后尽量用整块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修复创面优先选用皮瓣移植。
手掌及手指掌侧的皮肤较背侧皮肤粗糙,皮肤角质层较厚,手掌侧的皮肤弹性很小。手掌侧皮肤富有汗腺,但没有毛发,因此也没有皮脂腺。手背及指背皮肤则相反,薄、软、富有弹性,皮下组织松软,可以滑动,以利于在握拳时背侧皮肤不至过紧而影响这一功能。骨间肌与蚓状肌的主要作用是屈2~5指掌指关节,同时伸2~5指指间关节。正中神经支配大鱼际诸肌。手指的掌侧只有动脉,而常常没有伴行静脉。
问题:
[多选] 关于手的功能位,叙述正确的有()
腕背伸10°~15°,并有轻度尺偏。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拇指充分外展,其他手指略分开,诸指间关节的屈曲位置较为一致,即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端指间关节微屈曲。手外伤需包扎时,应固定于功能位。手指的掌指关节及两指间关节半屈曲,从示指到小指的诸手指,愈向尺侧屈曲愈多。
问题:
[多选] 手部瘢痕挛缩的处理原则不包括()
待瘢痕成熟再行整复。一般应在3个月内进行治疗。宜在保证手部血运的前提下,尽量彻底松解,解除挛缩,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层次及位置,然后尽可能地作相应组织的移植修复。松解瘢痕后,尽量皮瓣修复创面。术后需积极康复治疗。
问题:
[多选] 关于手掌瘢痕的处理,叙述错误的有()
沿手掌瘢痕张力最大处横行切开,切除挛缩瘢痕,逐步松解瘢痕组织对皮下组织的粘连,使被牵拉至掌心的组织复位,必要时可横向切断掌腱膜。矫正畸形后,用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修复,皮片大小与创面大小一致。行皮片下冲洗,打包加压包扎,固定于休息位。若手掌瘢痕挛缩严重,松解后发现深部肌腱、血管、神经严重粘连或损伤者,需行厚皮瓣修复,如腹部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等。植皮后一般于10天拆开敷料,观察皮片成活情况,如成活良好,重新加压包扎,术后12~14天拆除缝线,并开始进行手掌张开训练,逐渐增加强度和关节活动幅度。
问题:
[多选] 肢体瘢痕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外观影响不很明显的肢体瘢痕。无明显挛缩的萎缩性瘢痕。虽无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但影响正常外观,给患者造成精神和心理负担者。萎缩性瘢痕或不稳定性瘢痕虽无明显挛缩,但容易形成瘢痕溃疡者。肢体环形瘢痕缩窄,影响远端血液循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