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高考题库>高考政治题库

问题:

[单选] 李嘉图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体现在()。 ①承认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认识到商品的交换价值并不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③认识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区别 ④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①②。③④。②④。②③。

问题:

[单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纺织、钢铁、家电等产业转移,主要凭借工人工资低廉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同时,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盲目投资导致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下列最适合用来评价上述现象的是()。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李嘉图的经济周期理论。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罗斯福的新自由主义、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

问题:

[单选] 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获得好处的条件是()。

将本国的全部资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

问题:

[单选] “每个人都力图为他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本意要选到的目的。他迫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斯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②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 ③主张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由竞争实现富国裕民 ④看到了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财富增长

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②③④。

问题:

[单选] 假如甲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服装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大米,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服装,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两国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会两败俱伤。甲国将会获利,乙国将会受损。乙国将会获利,甲国将会受损。两国均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双赢”。

问题:

[单选]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他指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整个蜂巢却呈现令人吃惊的繁荣。后来邪恶的蜜蜂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全国一片萧条。这则寓言的寓意有:()。 ①追求个人利益能够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②公民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是社会退步的根源 ③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能促进社会发展 ④道德的沦丧会增加社会财富

①②③。①②④。②③④。①③④。

问题:

[单选]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②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③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摆脱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①②。①③。②④。③④。

问题:

[单选]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按照斯密的观点,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②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④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①②。①③。②④。③④。

问题:

[单选] 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上述观点属于()。

亚当·斯密的主张。大卫·李嘉图的主张。新自由主义的主张。重商主义的主张。

问题:

[单选] 如果A、B两国都只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之前相比,A、B两国生产的产品总量()。

小麦增加8蒲式耳、布增加16码。小麦增加20蒲式耳、布增加4码。小麦增加16蒲式耳、布增加4码。小麦增加14蒲式耳、布增加8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