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高考题库>高考政治题库

问题:

[单选]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②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③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摆脱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如果A、B两国都只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之前相比,A、B两国生产的产品总量()。 小麦增加8蒲式耳、布增加16码。 小麦增加20蒲式耳、布增加4码。 小麦增加16蒲式耳、布增加4码。 小麦增加14蒲式耳、布增加8码。 一台精度为0.2级的仪表,下限刻度值为负值,为全量程的20%,该表允许绝对误差是2℃,则该仪表刻度的上下限为()。 -200℃~1000℃。 -200℃~1200℃。 -200~800℃。 0~1000℃。 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上述观点属于()。 亚当·斯密的主张。 大卫·李嘉图的主张。 新自由主义的主张。 重商主义的主张。 假如甲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服装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大米,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服装,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两国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会两败俱伤。 甲国将会获利,乙国将会受损。 乙国将会获利,甲国将会受损。 两国均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双赢”。 “每个人都力图为他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本意要选到的目的。他迫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斯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②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 ③主张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由竞争实现富国裕民 ④看到了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财富增长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②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③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摆脱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他认为劳动分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分工,促进生产专业化,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①③说法正确;②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张是李嘉图的观点,选项排除;④“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