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题库>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实验室求治检查:血浆白蛋白17g/L,PT45s,血总胆红素87mg/L,HBsAg阴性,拟实施肝移植术。关于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正确的是()

A.环孢素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由于肝脏是“免疫特惠器官”,因而只需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FK506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比CsA强。免疫抑制药物主要是抑制T淋巴细胞的作用。免疫抑制药物主要是抑制B淋巴细胞的作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是诱导活化的T淋巴细胞凋亡。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实验室求治检查:血浆白蛋白17g/L,PT45s,血总胆红素87mg/L,HBsAg阴性,拟实施肝移植术。肝移植术前应对供体和受体进行配型,正确的是()

A.一般要求ABO血型相符。B.必须选择MHC配型相配的供者。C.供肝与受区应大小相配。D.特定细胞群反应抗体试验阳性是肝移植的禁忌。E.供体和受体HLA位点可以不同。F.补体依赖的微量细胞毒试验阳性是肝移植的禁忌。G.肝移植的效果与HLA配型无关。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黏附分子也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分子,黏附分子家族庞大,目前发现的黏附分子基因有近百种,常见的黏附分子有ICAM、VCAM、E-选择素、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和上皮黏蛋白等。目前临床最常用检测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方法是()

A.实时荧光PCR方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荧光测定法。酶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双抗体夹心ELISA。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黏附分子也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分子,黏附分子家族庞大,目前发现的黏附分子基因有近百种,常见的黏附分子有ICAM、VCAM、E-选择素、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和上皮黏蛋白等。这些细胞黏附分子中,参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沿血管壁的滚动,从而间接介导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HEV归巢的是()

A.ICAM。P-选择素。VCAM。E-选择素。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上皮黏蛋白。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黏附分子也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分子,黏附分子家族庞大,目前发现的黏附分子基因有近百种,常见的黏附分子有ICAM、VCAM、E-选择素、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和上皮黏蛋白等。这些细胞黏附分子中,在未致敏淋巴细胞经HEV归巢到外周淋巴结和派氏结合淋巴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ICAM。上皮黏蛋白。VCAM。E-选择素。P-选择素。L-选择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47d。于出生后15d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阵发性咳嗽,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周身皮肤黄染。血白细胞15×109/L。对症治疗10d,病情好转,出院。7d前患儿再次发热(体温39℃)、喘憋,口周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急诊入院。查体:脉搏190次/min,呼吸76次/min。反应极差,周身皮肤黄染,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密集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90次/min;肝脾未见异常,下肢水肿。查血白细胞23×109/L,红细胞218×1012/L,血红蛋白81g/L;丙氨酸转氨酶87U/L,总胆红素285μmol/L,间接胆红素235μmol/L,总蛋白51g/L,白蛋白27g/L;乙肝五项均(-)。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X线胸片示两侧肺斑片状阴影。综合以上各项检测结果,患儿最终诊断为()

A.细菌性肺炎。婴儿肝炎综合征。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伴心力衰竭。TORCH综合征。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47d。于出生后15d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阵发性咳嗽,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周身皮肤黄染。血白细胞15×109/L。对症治疗10d,病情好转,出院。7d前患儿再次发热(体温39℃)、喘憋,口周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急诊入院。查体:脉搏190次/min,呼吸76次/min。反应极差,周身皮肤黄染,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密集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90次/min;肝脾未见异常,下肢水肿。查血白细胞23×109/L,红细胞218×1012/L,血红蛋白81g/L;丙氨酸转氨酶87U/L,总胆红素285μmol/L,间接胆红素235μmol/L,总蛋白51g/L,白蛋白27g/L;乙肝五项均(-)。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X线胸片示两侧肺斑片状阴影。若检查TORCH优生4项结果为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及弓形虫抗体均(+),巨细胞病毒抗体(-);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此结果支持的诊断为()

A.细菌性肺炎。B.新生儿TORCH综合征。C.支原体肺炎。D.衣原体肺炎。E.新生儿败血症。F.心力衰竭。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47d。于出生后15d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阵发性咳嗽,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周身皮肤黄染。血白细胞15×109/L。对症治疗10d,病情好转,出院。7d前患儿再次发热(体温39℃)、喘憋,口周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急诊入院。查体:脉搏190次/min,呼吸76次/min。反应极差,周身皮肤黄染,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密集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90次/min;肝脾未见异常,下肢水肿。查血白细胞23×109/L,红细胞218×1012/L,血红蛋白81g/L;丙氨酸转氨酶87U/L,总胆红素285μmol/L,间接胆红素235μmol/L,总蛋白51g/L,白蛋白27g/L;乙肝五项均(-)。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X线胸片示两侧肺斑片状阴影。鉴于患儿反复发生肺炎、黄疸。进一步检查最具针对性的检测项目为()

A.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TORCH4项。心肌酶谱检测。血培养。丙肝抗体检测。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健忘、头痛等症状。曾去多家综合医院就诊。查体:未发现与主诉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脑CT等辅助检查正常;但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黏膜有散在的糜烂、溃疡病灶。此后口服多种胃药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近3个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因药物过敏再次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间断、无规律多次出现过皮疹、瘙痒及打喷嚏、清涕等感冒症状,但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过多注意。因患者有过敏史,进一步证实临床症状是否为变态反应所致,建议进行()

A.血清IgE水平测定。总补体活性测定。血清sIgE测定。补体C3含量测定。变应原皮肤试验。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健忘、头痛等症状。曾去多家综合医院就诊。查体:未发现与主诉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脑CT等辅助检查正常;但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黏膜有散在的糜烂、溃疡病灶。此后口服多种胃药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近3个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因药物过敏再次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间断、无规律多次出现过皮疹、瘙痒及打喷嚏、清涕等感冒症状,但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过多注意。患者皮试实验证实:吸入组:室内尘土(+);多价霉菌I(++);早春化粉(++);多价霉菌Ⅱ(+);螨(++);多价霉Ⅲ(++);烟(+);食物组:麦面(+++);玉米面(+);海鱼(++);虾(++);大豆(+);花生(+);芝麻(+);葱(+)。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消化功能异常引起消化道症状。B.患者对多种食物过敏引起消化道症状。C.食物过敏只引起消化道症状。D.患者对吸入变应原敏感引起呼吸道症状。E.发病机制属于Ⅰ型变态反应。F.发病机制属于Ⅱ型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