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患者,男性,26岁。主述发热、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伴有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红细胞冷凝素试验阳性,血清肺炎支原体阳性。普鲁卡因可干扰下述哪一药物的抗菌作用()
A.链霉素。喹诺酮类。青霉素G。磺胺类。氨苄西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患儿,男性,5岁。诊断:支原体肺炎,先后给予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菌药治疗。下列关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不应给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均可能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早产儿、新生儿由于肝酶不足,使用氯霉素后可发生“灰婴综合征”。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的任一品种均具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氨基糖苷类和克林霉素均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患儿,男性,5岁。诊断:支原体肺炎,先后给予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菌药治疗。对淋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的是()
A.土霉素。米诺环素。大观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患儿,男性,5岁。诊断:支原体肺炎,先后给予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菌药治疗。治疗耐药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病可首选()
A.苯唑西林。B.哌拉西林。C.阿莫西林。D.氯唑西林。E.美洛西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患儿,男性,5岁。诊断:支原体肺炎,先后给予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菌药治疗。该患儿应避免使用下列哪些抗菌药物()
A.四环素类。B.氨基糖苷类。C.喹诺酮类。D.头孢菌素类。E.万古霉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患儿,男性,5岁。诊断:支原体肺炎,先后给予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菌药治疗。阿奇霉素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
A.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依法监督管理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活动。下列哪种情况需按新药申请()
A.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满后申请人拟继续生产或者进口该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效期满后申请人拟继续生产的药品。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仿制已批准上市的药品。未曾在中国境内生产过的药品、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生物制品仿制药申请。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依法监督管理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活动。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包括()
A.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纯度。B.药物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C.中药制剂需要有原药材的来源、加工及炮制等的研究。D.生物制品需要有菌毒种、细胞株、生物组织等起始原材料的来源、质量标准、保存条件、生物学特征、遗传稳定性及免疫学的研究。E.药品注册批准后要进行药物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依法监督管理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活动。依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可以申报为医疗机构制剂的是()
A.市场已有供应的品种。中药注射剂。中药、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除变态反应原外的生物制品。本单位临床需要的固定处方制剂。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案例摘要: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依法监督管理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活动。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具有足够样本量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属于()
A.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Ⅳ期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