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sup>9</sup>/L,血小板45×10<sup>9</sup>/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该患者最后可能演变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巨脾病。高血压脑病。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sup>9</sup>/L,血小板45×10<sup>9</sup>/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白血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0岁,半年来头晕、乏力,查体面色暗红,肝肋下1cm,脾肋下3cm。化验Hb200g/L,WBC15.5×10<sup>9</sup>/L,PLT、500×10<sup>9</sup>/L,HCT6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和巨核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下列最有助于诊断的是()

A.骨髓干细胞培养。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红细胞容量测定。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0岁,半年来头晕、乏力,查体面色暗红,肝肋下1cm,脾肋下3cm。化验Hb200g/L,WBC15.5×10<sup>9</sup>/L,PLT、500×10<sup>9</sup>/L,HCT6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和巨核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8岁,发热1周。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sup>9</sup>/L,血小板45×10<sup>9</sup>/L。不常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是()

A.马法兰。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米托蒽醌。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8岁,发热1周。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sup>9</sup>/L,血小板45×10<sup>9</sup>/L。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核素骨扫描。骨髓检查。腹部B超检查。磁共振。血清碱性磷酸酶。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8岁,发热1周。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sup>9</sup>/L,血小板45×10<sup>9</sup>/L。骨髓检查原粒细胞占50%,治疗首选()

A.放射治疗。血浆交换。联合化疗。干扰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42岁,牙龈出血2个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11年。查体: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脏无肿大,脾肋下3cm。血红蛋白95g/L,血白细胞3×10<sup>9</sup>/L,血小板63×10<sup>9</sup>/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增多,涂片可见巨核细胞33个。对该患者可采用的治疗是()

A.单纯治疗贫血。增加血容量。抗感染治疗。脾切除术。放血治疗。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42岁,牙龈出血2个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11年。查体: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脏无肿大,脾肋下3cm。血红蛋白95g/L,血白细胞3×10<sup>9</sup>/L,血小板63×10<sup>9</sup>/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增多,涂片可见巨核细胞33个。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过敏性紫癜伴失血性贫。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性,40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入院。体检: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10.6/6.7kPa(80/50mmHg),心率140次/min,脾肋下恰及。化验:Hb90g/L,WBC21×10<sup>9</sup>/L,血小板52×10<sup>9</sup>/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纤维蛋白原2.0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关于DIC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DIC不是一种独立的出凝血障碍性疾病。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二三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急性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