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6会计专业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目录
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6会计专业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一) ... 2 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6会计专业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二) . 11 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6会计专业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三) . 21 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6会计专业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四) . 31 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6会计专业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题库及答案(五) . 40
一、简述题
1. 请解释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特点,以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1)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①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的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企业经营者,甚至是几代经营者在企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与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从而促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结果。
②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经过岁月流逝逐渐积累而成的。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实际上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员工今天的行动。
③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发挥作用的
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在制度结构和层级结构小能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
④企业文化是一元的
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倡导一种被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以及由这种价值观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具有异种价值观的员工是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其行为通常难以被企业的其他员工所接受。
(2)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将对企业文化带来以下四个方一面的调整:
①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用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文化将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动一体化的豁合剂。
②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
在网络化的层级结构中,当管理中枢无需直接利用权力去分配和协调下属单位的活动后,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就不仅是组织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而是要通过基本政策的制订,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这种文化影响下成功工作单元的事例,以促进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各工作单元迅速普遍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基本规范。
③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II%文化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
网络化层级结构中各工作单元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将会使组织不断习得新的知识。而组织内纵横交错的沟通网络则会使得各单元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组织内迅速传播。知识的迅速习得与经验
的迅速交流将促进网络化层级组织不断创新并推广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④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一定时期的主导价值观主要体现了组织的记忆。如果没有对不断出现的异质价值观的容忍,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创新。
2. 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案】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在计划工作中很难准确地预测将来影响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产业、顾客等的各种变化因素,而且随着计划期的延长,这种不确定性就越来越大。因此,若机械地按几年以前的计划实施,或机械地、静态地执行战略性计划,则可能导致巨大的错误和损失。滚动计划法可以避免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具体做法是,采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计划。
3. 试比较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答案】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日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所做的选择或调整过程。根据决策主体数目的不同,可以将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1)集体决策又称群体决策,是指由多个人组成一个决策小组进行决策,该决策小组对该决策的后果负责的决策方式。它是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的,当然,在这种决策集体中,也有一个组织负责人,但他不是最高决策者,只不过是决策小组的组织者。
①集体决策的优点:a. 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 b. 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 c. 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d. 能更友好地沟通; e. 能作出更好的决策等。
②集体决策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它主要有两方面不足:a. 决策的时间过长。集体决策要有多个人参加,因而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而决策必须建立在统一意见的基础上。集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比较多的时间; b. 决策如果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就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集体决策,其后果理应由集体共同负责。但在决策过程中,所有参加决策的人的意见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所主张的观点也是有差别的,如果决策失误,追究责任就会显得较为困难。
(2)个人决策是指决策主体是单个个人,由某一个人分析情况、提出决策方案并做出决定的决策方式。相对于集体决策,对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①个人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a. 职责明确,能有效杜绝互相推委、不负责任的不良作风; b. 权力集中,因而行动迅速有力; c. 费时较少,降低了决策成本,亦即在一定程度卜提高了管理效益。
②个人决策的小足主要表现在:a. 个人的学识、经验、才干、精力和要处置的复杂问题可能构成鲜明落差; b. 个人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导致有效监督失效; c. 个人性格的薄弱处可能在关键时刻无法得到有力弥补; d. 个人权重一时可能挫伤下属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民主管理风气不易形成,还可能使阿谈奉承者乘隙迎合等。
由此可以看出,管理者要针对实际情况对个人决策或集体决策作出选择,并且在决策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决策方式的不足,设计一些具体措施,尽量扬长避短。
4. 有效的控制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便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控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此,有效的控制应具有下述特征:
(1)适时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兔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原因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如果等到偏差已经非常明显,且对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姗姗来迟,那么,即使这种信息是非常系统、绝对客观、完全正确的,也不可能对纠正偏差带来任何指导作用。
(2)适度控制
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的控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有效的控制应该既能满足对组织活动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能防止与组织成员发生强烈的冲突,适度的控制应能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过多的控制会对组织中的人造成伤害。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过多限制,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抑制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热情的提高,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效率; 另一方面,过少的控制,将不能使组织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保证各部门活动进度和比例的协调,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过少的控制还可能使组织中的个人无视组织的要求,我行我素,不提供组织所需的贡献,甚至利用在组织中的便利地位谋求个人利益,最终导致组织的涣散和崩溃。
控制程度适当与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判断控制程度或频度是否适当的标准,通常要随活动性质、管理层次以及下属受培训程度等因素而变化。此外,企业环境的特点也会影响人们对控制严厉程度的判断。
②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对每一部门、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在每一时刻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拧制。由于存在对控制者再控制的问题,这种全面控制甚至会造成组织中控制人员远远多于现场作业者的现象。适度控制要求企业在建立控制系统时,利用ABC 分析法和例外原则等工具找出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并据此在相关环节上设立预警系统或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③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一项控制,只有当它带来的收益超出其所需成本时,才是值得的。控制费用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实际上是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上面考察过的控制程度与控制范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