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646中外建筑史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阿尔瓦•阿尔托

【答案】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建筑设计大师,也是现代家具等工业品设计大师,同时还进行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与设计工作。阿尔托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非常注重对砖、石,尤其是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并且一直关注着自然环境、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阿尔托的设计,非常注重建筑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他利用芬兰丰富的木材资源,设计了大量富有人文主义风格和民族特点的建筑,如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维堡图书馆等。阿尔托在这些建筑中所使用的设计手法被人们称之为“有机功能主义”,在充分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轻松、亲近的建筑环境,使建筑也带有很浓厚的人情味。

2. 柏林犹太博物馆

【答案】柏林犹太博物馆是利贝斯金德的作品,于1989年~1998年修建。整个博物馆采用了如雕塑般的外形,给人以饱满的力度感,建筑表而全部由金属板覆盖,不设开窗,其入口设置在地下^博物馆表面有一些不规则的裂纹,如同是累累的伤痕,向人们展示着犹太人所经历的沧桑历史。建筑师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建筑语言,使建筑表面具有很强的倾诉性,达到了利贝斯金德“参观者从形状上感觉到它”的目的。同时,犹太博物馆地下的画廊通道与临近的柏林历史博物馆相连接,也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

3. 萨特拉斯车站

【答案】萨特拉斯车站是西班牙建筑与结构设计师卡拉塔瓦1992年的设计作品。该建筑于1995年建成的,位于法国里昂。萨特拉斯车站如同展开的鸟翼形式的建筑,建筑主体以一种富于节奏感的复杂钢架结构组成,显得轻盈而透彻。其外形非常具有很强的流动态势,更体现了建筑师本人“建筑是运动的物体”的观点。卡拉塔瓦在他的设计中特别重视建筑所表现的动态效果,他所设计和建造的一些作品还以复杂的钢架结构表现出很强的动态感,而且这些建筑大都是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

4. 流水别墅

【答案】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代表作品,是一座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山林里熊跑溪上的小别墅。别墅坐落在一个小瀑布的上面,由支撑在墩柱和墙上的三层钢筋混凝土的平台组成,平台在一边与竖向石墙相连接,其余部分向不同的空中延伸,与周围的树木相。主体建筑

由石墙和大面积的玻璃窗构成,将室内外连为一体。流水别墅的横向平台采用光洁而明亮的墙面,而竖向的石墙则保持了石质的粗糙表面,再加上通透的玻璃窗与优美的环境,使之在一年四季中呈现出不同的景致。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形态以及与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而成为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

二、简答题

5. 简述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在美国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1)新古典主义建筑在美国的发展

杰弗逊对新古典主义风格在美国的普及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他大力倡导以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作为新共和国的建筑样式,并从自己的住宅开始,大力提倡和推行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复兴风格为主的建筑样式,因此建筑师建造了大量新古典主义复兴风格的建筑,各个州的议会、大学、剧院、教堂、私人住宅,纪念堂等各种类型的古典风格建筑都开始拔地而起。

(2)代表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国会大厦,这座希腊复兴风格的建筑由多名建筑师共同设计完成。国会大厦总体上仿照巴黎的万神庙设计,由中央的一个大穹顶统帅,而这个大穹顶由于使用了铁框架的新结构,因此在保证其雄伟高度的同时,底部环绕的柱式也可以更高细一些,最终形成了大穹顶清秀、高挑的形象。主穹顶与旁边对称布置的两座建筑由柱廊相连,都釆用平顶的柱廊形式,左右通过凹凸的平面变化削弱了整个建筑群的单调感,一切的设计都力求通过雄伟的建筑形象来表现这个新兴国家的高昂气势,同时突出纪念性。

6.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设计者是谁?有什么特点?

【答案】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1)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设计者

皮亚诺和罗杰斯是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者。

(2)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特点

①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设备。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如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②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

③中心大厦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三、绘图题

7. 爱因斯坦天文台外观图

【答案】

图 爱因斯坦天文台外观图

四、论述题

8. 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是哪些?分别有何特点?有何作品?

【答案】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派建筑中最普遍与最多数的一种。它言不惊人,貌不出众,故常被忽视,甚至还不被列入史册。然而,它有不少作品却毫无异议地被认为是创造性地综合解决并推进了建筑功能、技术、环境、建造经济与用地效率等方面的发展。美国由于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引进了欧洲现代派的主力,故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倾向最先在美国得到开花与结果。

①特点

a. 它在使建筑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情感需要中,在方法上比较偏重理性。

b. 在形式上也不再是简单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直角相交,而是悦目、动人、活泼与多样化。

②作品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皮博迪公寓,哈佛大学本科生科学中心,何塞•昆西社区学校,普西图书馆。

(2)粗野主义倾向

“粗野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由英国一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于1954年提出的。该倾向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