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963美学基础之美学原理新编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美
【答案】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应,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同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2. 意境
【答案】意境是指抒情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审美境界。即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虚实结合”是创造意境的总的方法,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多重视作品的意境创造。
3. 情象
【答案】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情象有别于意象,心像,言象等。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情是精魂,象为形质。无情,象不生; 无象,情不能附着。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4. 审美活动
【答案】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它存在于人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区别十其他活动的三个特点: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其次,人的审美中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最后,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5. 崇高
【答案】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
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6. 《画理探微》
【答案】《画理探微》是中国现代美学家邓以蛰所著的美学著作。它从美学、哲学上分析和论述中国绘画与历史,并提出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中国绘画美学体系的架构。
7. 科学美
【答案】物理学领域的一些大师认为:“科学美”表现为物理学理论,定律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之美,也就是说,“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8. “空灵”的美感
【答案】空灵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愉悦,它体现了禅宗的一种人生智慧。它使人们在“万古长空”的氛围中欣赏、体验眼前“一朝风月”之美。永恒就在当下。这时人们的心境不再是焦灼,也不再是忧伤,而是平静、恬淡,有一种解脱感和自由感,“行到水穷处,坐着云起时”,了悟生命的意义,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愉悦。
二、简答题
9. 简述审美感兴的愉悦性的基木性质和特征。
【答案】(1)愉悦性是审美感兴最明显的特征,‘已是审美感兴的无功利性、直觉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所带来的一个特性。所以,我们可以把愉悦性看做是审美感兴的综合效应或总体效应。
(2)我们认为,审美愉悦是精神愉悦,但是它包含有生理快感。也就是说,审美' 俞说是包含有生理快感的精神愉悦。审美' 俞院是生理快感和精神愉悦的复合体。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生理快感不同于占有并消耗某个实在的对象所引起的生理快感,因为审美感兴中的生理快感主要依赖视听这两种感官。在审美感兴的复合体中,这种生理快感并不占主要地位,精神愉悦占主要地位。
(3)审美愉悦是指人的精神从总体上得到一种感发、兴发,它的情感色调并不单一。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和谐感,也有不和谐感。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快感,也有痛感,不仅仅是喜悦也有悲愁。
(4)审美愉悦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审美意象的感性,一个是意境的感兴。后面的层次包含了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领悟。由于这种愉悦包含着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属于形而上的层次,因而往往使人感到惆怅,若有所失。
10.简述自然的美与人生活的联系。
【答案】(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它们是人类生活,劳动所小可缺少的东西。正是由于人和自然建立了这种广阔的联系,人才小仅对那此改造过的自然,而且也对一些未经改造的自然产生兴趣。
(2)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即形式美的问题
①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②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①中国古代画论中有不少论述自然美与生活的客观联系。
②同一自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特征,其中有的特征是美的,有的特征却是丑的。
③自然事物与生活的联系,还表现在同一自然事物的同一自然属性,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成为美的或丑的。所以在评价自然美的时候,如果脱离开自然与生活的客观联系,就会失去客观依据。
11.简述艺术创造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1)在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①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的经验看,在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艺术美。 ②艺术美的欣赏离不开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两者的联系。
③在艺术欣赏中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首先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内容,否则这种欣赏就失去了意义。
④从艺术美的创造上看,内容和形式也是统一的。
(2)关于艺术美的内容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国美学史上的精辟论述
①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
a.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所谓“意在笔先”,就是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b.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意”看作是艺术美的精髓。
c. 作品的内容,也就是精神内涵,这是作品的灵魂。
②形式的审美价值
a. 因为完美的形式(也就是生动、鲜明、准确地表现特定内容的形式),直接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艺术家的高度技巧。技巧,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实际本领,也是创造艺术美的实际本领。
b. 优秀的艺术品的赞美,都是由充分表现意蕴的形式引起的。忽视形式,就是忽视艺术美的特性,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不会有感染力的。而衡量形式完美的标准要看它表现内容如何。
c. 脱离内容去追求形式,便会导致创作的失败。脱离内容去追求形式的美,最大的毛病就是破坏形象的真实性。
d. 真正的艺术美不在词藻的华丽,文学中字句运用必须确切表现内容。这是艺术家创作中的难关。
③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
a. 在一件具体艺术作品中的美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由美的形式直接引起欣赏者的美感。 b. 在审美活动中经过很多次的反复,从美的形式中概括出形式美的法则。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可以起到强调某种特征的作用。
c. 由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性,不论它所反映的是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事物,在艺术形式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