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之财务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回归分析法

【答案】回归分析法是假定资本需要量与营业业务量(如销詹数量、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建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历史有关资料,用回归直线方程确定参数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其预测模型为:Y=a+bX。式中,Y 表示资本需要总额;a 表示不变资本总额;b 表示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X 表示经营业务量。

其中,不变资本是指在一定的营业规模内不随业务量变动的资本,主要包括为维持营业而需要的最低数额的现金、原材料的保险储备、必要的成品或商品储备,以及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可变资本是指随营业业务量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资本,一般包括在最低储备以外的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所占用的资本。

2. 经营租赁

【答案】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经营租赁是由出租人向承租企业提供租赁设备,并提供设备维修保养和人员培训等服务性业务。经营租赁通常为短期租赁。承租企业采用经营租赁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融通资金,而是为了获得设备的短期使用和出租人提供的专门技术服务。经营租赁又称营业租赁或服务租赁,它具有如下特点:

①承租企业根据需要可随时向出租人提出租赁资产;②租赁期较短,不涉及长期而固定的义务;③在设备租赁期间内,如有新设备出现或不需用租入设备时,承租企业可按规定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这对承租企业比较有利;④出租人提供专门服务;⑤租赁期满或合同中止时,租赁设备由出租人收回。

3. 赎回条款与回售条款

【答案】赎回指发行人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提前赎回未到期的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赎回条件一般是当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公司可按照事先约定的赎回价格买回发行在外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回售指公司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低于转换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可转换公司债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有转债卖给发行人的行为。

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是可转换证券在发行时规定的赎回行为和回售行为发生的具体市场条件。

4. 风险价值

【答案】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最大损失。

5. 缺货成本

【答案】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由于例如,因停工待料而发生的损失(如无法按期交货而支付的罚款、停工期间的固定成本等)

商品存货不足而失去的创利额,因采取应急措施补足存货而发生的超额费用等。

6. 可转换债券

,是指在约定的转换期内,投资者有权将其持有【答案】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debenture)

的债券按约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转换成公司普通股或其他证券的一种公司债券。它享有转换特权,在转换前是公司债形式,转换后相当于增发了股票。可转换债券既具有债权证券的性质,

,又拥有从公司股票升又具有股权证券的性质,投资者既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但一般较低)

值中获利的机会;同时,发行公司既可以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在投资者将其债券转换成普通股以后,又可以扩大公司股本,因此,可转换债深受投资者和发行公司的青睐。可转换债券含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债权性;②股权性;③可转换性。

二、简答题

7. 企业融资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在融资过程中,为了能够筹集到满足投资需求,并且代价合理和风险适度的资金,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认真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

(2)合理确定融资数额和投放时间。

(3)选择有利合理的融资方式。

(4)正确利用负债经营。

(5)依法融资,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8. 何谓续营价值?资产有无续营价值,应当满足哪些条件?

【答案】续营价值也称为持续经营价值,指资产作为按现行用途或转换为相关用途继续使用的有用物品,在其出售时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续营价值往往都是整体价值,而不是单项价值的相加之和。如一个公司的续营价值,是指公司作为一个正在持续经营的营业组织整体在出售时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公司内部各项资产续营价值相加之和。

资产有无续营价值,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资产能以其提供的用途、为持有者带来营运的现金收益;

(2)资产尚有显著的剩余使用寿命;

(3)资产在经济和法律上是否允许转作它用;

(4)资产是否具有其他有用的使用功能。

9. 试述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弊端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合理性。

【答案】财务管理目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形式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弊端。

(1)利润最大化。其观点的持有者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増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利润是股东价值的来源,也是企业财富增长的来源。

目前,我国在许多情况下评判企业的业绩还是以利润为基础。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利润最大化目标暴露出许多缺点:

①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项目收益的时间价值;

②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

③没有考虑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④利润最大化是基于历史的角度,反映的是企业过去某一期间的盈利水平,并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⑤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⑥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度量,而对同一经济问题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使利润并不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由此可见,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即公司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司价值不同于利润,利润只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公司价值不仅包含了新创造的价值,还包含了公司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公司价值的评价一般是通过投资大众的市场评价进行的,投资者对公司潜在的获利能力预期越高,其价值就越大。

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这一目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②这一目标反映了对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③这一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④这一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本通常流向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或行业,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10.资本回收值和年金现值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年金现值是考虑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为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投入的金额。其计算公式是:

是年金现值系数。

资本回收值通常用资本回收系数来表示,是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可以把现值折算为年金,即是:

其中P 是年金现值,A 是每年年金

,也称为投资回收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