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个不属于寺观园林? ( )
A. 扬州卷石洞天
B. 杭州黄龙洞
C. 北京白云观
D. 苏州西园寺
【答案】A
【解析】卷石洞天位于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原为清初古郧园故址,毁于咸丰年间兵火。1988至1989年重新扩建部分景点。景区由东部的水庭、中部的山庭与东十七部的平庭等几部分组成,共包含十个景点。
2. 现存的私家园林中,“个园”所属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苏州
D. 扬州
【答案】D
【解析】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常用假山彼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扬州的个园、何园,无锡的寄畅园,上海的豫园等。
3. 中国古代园林组成要素中,( )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A. 动物
B. 建筑
C. 植物
D. 假山
【答案】C
【解析】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讲究姿美、色美、味香。A 项,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B 项,园林中的建筑可满足人们享受生活和观赏风景的愿望。D 项,我国古典园林叠山的艺术由来己久,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的作用。
4.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江南园林的主要指导思想,“拙政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拙政园”位于哪个城市( )。
A. 杭州
B. 苏州
C. 扬州
D. 无锡
【答案】B
【解析】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始建于明初。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冈。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同,历时五载落成。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太平天国占据苏州期间,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邸的后花园,东部的“归田园居”则已荒废。光绪年间,西部归张履泰为“补园”,中部的拙政园归官署所有。
5. 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岭南四大园林( )。
A. 余荫山房
B. 可园
C. 个园
D. 清晖园
【答案】C
【解析】清朝时期,合称“粤中四大名园”的岭南园林分别是佛山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6.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是( )。
A. 中国园林
B. 欧洲园林
C. 伊斯兰园林
D. 古埃及园林
【答案】A
【解析】1929年,亨利·威尔逊在美国出版了《中国,园林之母》一书,从此,中国园林就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B 项,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之一。C 项,伊斯兰园林又称阿拉伯园林,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D 项,古埃及园林强调种植果树、蔬菜,增加经济效益的实用目的,重视园林小气候的改善,花木排行作队,
种类丰富多变,植物与动物具有神话色彩,古埃及园林的风格与特征是其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宗教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
7. 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最早形成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三大园林体系并行发展格局。此时期被誉为中国园林的转折期( )。
A. 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园林的规划设计由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承秦汉余绪,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的风景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
8. 以下不属于明清造园著作的是( )。
A. 《园冶》
B. 《一家言》
C. 《长物志》
D. 《洛阳名同记》
【答案】D
【解析】北宋文学家李格非于绍圣二年撰成的《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一篇重要文献,对所记诸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ABC 三项,《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一家言》的作者是清代的李笠翁、《长物志》的作者是明代的文震亨。
9. 中国古代园林中,把种花木的叫园,把养禽兽的叫( )。
A. 庄
B. 囿
C. 苑
D. 沼
【答案】B
【解析】囿是最早见于中国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也是中国皇家园林的雏形。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帝土贵族进行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