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9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广播电视的特点。

【答案】(1)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通常由媒介机构组织来运作,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从业者。广播电视更被认为是高技术、重装备的行业。

②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匿名性。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受众究竟具体是谁。

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公开性、传递迅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耐久性,每天旧的媒介内容会源源不断地被新的媒介内容所覆盖和取代,媒介传播的内容往往是速朽的,所以大众传媒才会格外重视新闻的时效性。

④与传统的纸质媒介小同,广播电视是通过声音和画面将远方的世界带到受众身边,能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和虚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模式。

⑤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每一种新的媒介出现,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2)从一般意义的传播方式上看,广播电视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①传播对象的广泛性。只要是信号可以覆盖的范围内,都可以收听和收看:只要能够进行基本的人及沟通,就可以理解挂钩宁波电视传播的内容,甚至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单单通过电视图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传播的内容。

②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一方面是指无线电信号的传输速度很快,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可以实行媒介内容的同步传播与接受; 另一方面是广播电视在现场实况直播的情况下,能充分体现出现场事件发生发展、节目播出和受众收听收看这三个环节的共时同步。

③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④接收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

⑤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的视听感受。

广播电视能让听众和观众产生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⑥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2. 如何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取决十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答案】作为电子传播方式的广播电视,与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等方式相比,更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广播电视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变着

大众传播的形态和生态,但在广播电视之前,没有哪一种传播手段比广播电视更加依赖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①信息远距离传输的能源;

②电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渠道;

③传递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所借助的编码解码力一式。

(2)广播电视的发展还依赖于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广播电视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而社会经济发展更是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对广播电视业的投入; 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为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与丰富的内容资源。

(3)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也直接促进了广播电视的发展程度。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的各部分联系日益密切,而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度及需求程度越来越高; 而受众对信息需求的提高也对新闻媒介的时效性、表现丰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广播电视正}(页应了社会的信息需求相契合。

(4)广播电视的发展依赖于巨额的广告营销收入。广播电视发展所需要的巨额投资来源,除了少数完全依赖政府自己投入或收视费、执照费为经费来源的广播电视机构之外(而且这部分电视机构的数量非常有限),大部分广播电视机构则需要依靠广告收入,广告收入已成为大部分广播电视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即使是国营、公营的广播电视业,也开始在主频道以外介入广告经营,以弥补资金投入的不足。

CS )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影响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广播电视终端产品的消费也反过来影响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水平,电视从最初富裕阶层的“奢侈品”变为普通的日用品,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 而受众对广播电视广告产品的消费能力会影响广告对媒介的投放量,也间接影响广播电视的发展进程。

3. 简述我国)’一电法规的主要内容。

【答案】广播电视事业所处的法制环境除媒介管理的法规之外,还牵涉到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的内容,不同层级、小同领域的法律法规构成我国完整的广播电视事业法规体系。

(1)基本原则与综合管理

关于管播电视的根本原则主要见诸《宪法》及《广播电视管理法规》等综合管理法规; 包括了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以及广播电视工作的总则性法规,也包括广播电视机构的准入条件的设定及对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规范等。

(2)播出内容及节目管理

①主要是关十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内容审查及播出的技术性规范等,广播电视广告播出规范及媒体应遵守的保密制度等相关法规。

②在节目制作、内容规范上,主要包括有关法律、规范及政策严禁广播电视媒体刊播反动、淫秽等严重有悖于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而相关法规对肝播电视播出的某些特殊事件的新闻报道也有相关规定。

(3)广电技术及传输覆盖管理

主要是规范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的技术规范,也包括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性法规; 我国法规对破坏广播电视设备及传播秩序的行为加以限制和制裁,主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相关条款,而我国刑法中也对严重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犯罪行为制定相应的加重处罚条文。

(4)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管理

主要是规范有线电视管理及卫星传播的广播电视的管理性法规,包括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的综合性管理法规、内容管理等内容,但纯技术标准另列于技术性法规。

(5)其他法规

其他广播电视管理法规,包括广播电视领域的著作权管理规范(除著作权法及实施细则外,还包括民法、继承法、其他行政规章,以及我国所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中关于著作权保护、稿酬支付的相关规定)、教育电视台的相关规范,以及其他财税管理、其他行政管理等内容。

4.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答案】(1)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有:

①传播突破时空限制。这是广播电视区别于印刷媒介的共同优势所在。广播电视新闻在采集、制作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大,在传播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小。②抗灾害能力强。广播的抗灾害性体现为在战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情况下,广播以无线电波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体现出特有的渗透力和穿透力。

③普及率高,群众性强。广播是一种对受众要求最低的媒体,表现在:收听广播时可“一心多用”,收听广播的费用较低,广播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很低。

④广播新闻传播除了上述优势之外,也存在着一些的弱点:

由于广播的线性顺序播出,接收选择性差。而稍纵即逝的传播方式又使听众难有深层理解,这也是长期以来人们所认为的广播电视新闻难有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2)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①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

现场同步直播传播的是原生态的信息,从根本上免去了编码和译码过程,所以电视同步直播的噪音含量很小,是最接近事实的信息传播,电视新闻传播的信息损耗相较于其他媒体显得最小。

②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

电视新闻受众的参与主要是指一种心理参与。

③电视在传播上同样有着广播所具备的弱点,如选择性差,稍纵即逝等。电视传播特有的弱点,即电视图像的浅显性和多义性。

5. 简述政府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和管制模式。

【答案】(1)政府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

西方传播学界对于政府机构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问题主要有两种流派: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