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根据“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时,合理的政策选择为( )。

A.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B. 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和货币升值

C. 紧缩性财政货市政策和货币贬值

D.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A

【解析】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和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 下,得出了他的政策“分派原则”: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外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方能 达到经济的全面均衡。依据这样的思路,有一个最佳政策配合的设计:

2. 当美元指数下降时,( )

A. 美国出口竞争力提高,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降低

B. 美国出口竞争力提高,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

C. 美国出口竞争力降低,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帀收益率降低

D. 美国出口竞争力降低,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

【答案】A

【解析】美元指数下降意味着美元贬值,美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出口竞争力提高,而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收到的利息和本金以本币表示都减少,因而本币收益率降低。

3. “克鲁格曼三角形”模型中国家金融政策的目标是( )。

A. 汇率稳定

B. 利率稳定

C. 资本自由流动

D. 本国财政政策的独立性

E. 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答案】ACE

【解析】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兰个基本目标:①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自由流动。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他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克鲁格曼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金融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则意味着它也选定了该边两端的政策目标;而与该边相对的角所表示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这一表述,称为克鲁格曼的三角形或“三元冲突'

二、论述题

4. 什么足特卫芬两难? 为什么说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

【答案】(1)“特里芬两难”的定义

“特里芬两难”简言之,就是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之需,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必须有储备货币的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但是各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缺乏信心,并且越要将美元兑换成黄金。这个矛盾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2)“特里芬两难”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可用“双挂钩”来加以概括,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主要的支付和储备手段。各国政府积累的美元储备可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美国黄金储备量的大小以及美元币值的稳定是维持该货币体系的基础。但由此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即: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各国由于缺乏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就会产生美元供小应求的短缺现象; 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贬值,各国由于对美元的币值缺乏信心从而将美元兑换黄金,进而导致美国黄金外流,黄金储备枯竭,引发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是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其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5. 西方政策搭配的调节理论有什么不足之处?

【答案】(1)西方经典的内外均衡调节理论是基于成熟经济体而提出的

西方经典的内外均衡理论大致有两个特点:都以产出不变或产出由需求决定为背景、经济或者没有增长或者受制于充分就业的劳动规模。譬如,斯旺模型中,内部均衡曲线和外部平衡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均衡汇率是唯一的,对应着唯一的产出水平。在蒙代尔的政策搭配模型中,选用各种宏观政策进行搭配的目的,是使经济的运行回到原有的均衡点上,即产出水平不变。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也同样如此,它以IS-LM 模型为基础,隐含的条件是存在闲置资源,从而产出仅仅由需求决定,但是当闲置资源被利用,充分就业实现时,经济便不再增长。对于经济増长处于稳定阶段的发达工业国家而言,这样的研究方法比较接近现实,因为它们的劳动力规模与经济规模基本相符,经济増长受制于劳动要素规模,当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充分就业所能提供的供给水平时,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这样的研究方法,不能直接用来研究经济高速增长且劳动要素丰富国家的内外均衡问题。以我国为例,经济规模与劳动要素规模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经济增长受劳动要素约束较小,而更多地受到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显然,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西方经典的内外均衡调节理论就难以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也难以充分揭示人民币汇率决定和作用的基本规律。

(2)西方经典的内外均衡调节理论对汇率的作用认识不足

西方经典的内外均衡调节理论,基本上都认为均衡汇率是在内外均衡同时实现时被决定的变量,而没有同时关注汇率如何在内外均衡同时实现过程中发挥的杠杆作用,更没有关注汇率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作用。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代以来,汇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对各国的内外均衡和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内外均衡调节中,应当对汇率的杠杆作用加以进一步的重视。

6. 阐述货币联盟相关理论及你对亚洲货币合作前景的认识。

【答案】(1)货币联盟是货币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是指全球或某一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货币领域内实现协调和结 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货币一体化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分为区域 货币合作、区域货币同盟、通货区三个层次。货币联盟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 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

与货币联盟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最早见于对固定汇率安排和浮动汇率安排的争论中,其内 容主要是结合某种经济特征来判断汇率安排的优劣,并说明何种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和货币同盟是最佳的。 衡量最适度通货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一指标法,即以某一指标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惟一标准,比 如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性、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政策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率相似性 等等;另一种是综合分析法,即集中在加入通货区的收益和成本分析上。

(2)亚洲货币合作前景。

区域货币的形成通常有3种路径:单一货币联盟、多重货币联盟以及主导货币区域化。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