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开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基础微机测试之计算机网络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把以下零压缩的IPV6地址写成原来的形式:
(1)(2)(3)(4)
【答案】还原零压缩的IPV6的方法是,用一连串零分组代替一对冒号,每个分组有4个十六进制数,一个IPV6地址共8个分组。在还原地址时,为保持格式统一,每个分组省略的前导零位要么全部还原,要么全都不还原。
(1)(2)(3)(4)
2. 试将以下的IPV6地址用零压缩方法写成简洁形式:
(1)(2)(3)(4)
【答案】零压缩,即一连串的零可以用一对冒号所取代,一个地址只能使用一次零压缩。此外,可将每个分组前导零位去除做简化表示,但每个分组必须至少保留一位数字。
(1)(2)(3)(4)
3. 无线城域网WMAN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在已经有了什么标准?
WMAN 的主要特点是可扩展、【答案】长距离、大容量,可提供“最后一英里”的无线接入(固定的、移动的、便携的)。
已有标准包括:IEEE802.16d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IEEE802.16e 支持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
4. (1)有人认为:“ARP 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 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2)试解释为什么ARP 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得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3)至少列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 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P 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答案】(l )ARP 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它为IP 协议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用IP 地址,无需ARP 协议转换即可正常运行,因此ARP 协议不在数据链路层;
(2)当网络中某个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发生变化时,ARP 高速缓存中的相应项目就要改变。ARPS 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的每一个映射地址项目都设置了生存时间(例如,10〜20分钟)。凡超过生存时间的项目就从高速缓存中删除掉。设置这种地址映射项目的生存时间是很重要的。时间太长会使更换网卡的主机迟迟无法和网络上的其他主机通信,而时间太短则会使ARP 请求和响应分组的通信量太频繁信;
(3)①在源主机的ARP 高速缓存中已经有了该目的IP 地址项目;②源主机发送广播分组;③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使用点对点链路。
5.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案】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称为码元;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又称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接收传输;
全双工通信:又称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串行传输: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 并行传输:多个比特同时传输。
6. 试推导公式(8-2)。
【答案】给队列i 指派一个权重w ,于是队列i 得到的平均服务时间为得到的有保证的数据率应为:
假定漏桶i 已经装满了个权标。这就表示分组流i 不需要等待就可从漏桶中拿走个权标,因此个分组可以马上从路由器输出。但分组流i 得到的带宽是由(式8-1)给出的。这个分组中的最后一个分组所经受的时延最大,它等于传输这个分组所需的时间给出的传输速率:
7. 在某个分组交换网中,规定分组的长度最长为300字节,其中首部10字节。现有一个长度为2000字节的报文从发送方经过两段链路到达接收方,设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 ,每段链路长5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要多长时间?
【答案】如图所示,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所用的时间包括发送时 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题目中说明处理时延忽略不计,所以关键是求出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忽略处理时延,求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
即除以(式8-1)
这里
是
对所有的非空队列的权重求和。这样,若路由器输出链路的数据率(即带宽)为R , 那么队列i 将
图 时延的关系
(1)求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等于数据长度除以带宽,题目中给出带宽(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 ,即
求数据长度:本题中的分组交换网分组长度限制为最长300字节,除去10字节的首部,数据部分最长290字节,而报文长度2000字节,超过了长度限制,必须分成更小数据块,然后加上10字节首部形成分组,所以分组数=2000/290=7, 其中,前6个分组的长度为300字节,最后一个分组的长度=路上的发送时延=
字节,所以7个分组的总长度=1800+270=2070字节。因此每段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