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730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变量

【答案】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问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

2. 描述性报告

【答案】描述性报告着重于对所研究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这种描述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研究资料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向读者展示某一现象的基本状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从撰写要求来看,描述性报告首先强调内容的广泛和详细,要求尽可能面面俱到。同时,它还十分看重描述的清晰性和全面性,力图给人以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3. 实验室实验

【答案】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相对严格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实验背景和变量都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够比较清楚确切地观察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的主要缺点是在实验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即许多社会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无法在小小的实验室中人工地制造出来。同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4. 横剖研究

【答案】横剖研究,也称为横向研究,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主要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所谓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在某一时间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和态度。人口普查和民意测验多采用横剖研究的方式。

5. 实证主义方法论

【答案】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

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6. 置信水平

【答案】置信水平又称为置信度,它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或者说,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度越高,即推论的把握性越大,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7. 一致性比较法

【答案】一致性比较法将注意力集中于各个不同个案中所具有的共同的特性上,并通过运用一种排除的过程来进行。其基本思想是:研究者先找出不同个案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作为结果的特性,然后再比较各种可能的作为原因的特性。如果某种被看作原因的特性不为所有具有共同结果的个案所共有,那么,研究者就将这种特性从可能的原因中排除掉,而所剩下的那种为所有个案所共有的特性则为可能的原因。

8. 开放式问题

【答案】开放式问题是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填答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只提问题不给答案。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所得资料丰富生动。其缺点是资料难以编码和统计分析,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填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还可能产生一些无用的资料。

9. 样本规模

【答案】样本规模又称为样本容量,它是指样本中所含个案的多少。确定样本规模也是每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30个个案及以上)和小样本(30个个案以下)。

10.中介变量

【答案】中介变量是指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原因。1932年,托尔曼为了弥补行为主义者华生的S-R 公式的不足,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强调注意有机体内部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这便是中介变量。

二、判断并改错

11.对于两个有关系的变量来说,在我们知道变量x 的值去预测Y 的值时所存在的误差(E2,要比我们不知道X 的值去预测Y 的值时所存在的总误差(E , )要大。

【答案】错误。

正确表述:对于两个有关系的变量来说,在我们知道变量x 的值失预测Y 的值时所存在的误差(),要比我们不知道X 的值去预测Y 的值时所存在的总误差(

12.配额抽样是一种概率抽样方法。

【答案】错误

【解析】配额抽样又称定额抽样,它是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

13.描述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答案】错误。

正确表述: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14.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答案】错误。

正确表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要小。

三、思考与实践

15.理论的结构要素包括哪些?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不管各种理论在具体含义和层次上如何不同,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要素构成的。这些基本要素包括: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①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其在形式上常常是用字、词或词组来表示。概念由定义构成,研究者正是根据概念的定义来理解和想象该概念所指示的现象的。

②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则叫做常量。

③命题,是指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命题具有不同的类型。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

④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假设是命题的特殊形式。

(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是建构理论的“砖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经过逻辑地联系起来的概念形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