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自命题)[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 )制定的。

A. 王守仁

B. 湛若水

C. 阮元

D. 朱熹

【答案】D

2.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

A. 补偿教育

B. 义务教育

C. 终身教育

D. 回归教育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教育发展的特征。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代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是近代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而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此外还有,现代教育和劳动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教育的全民化,教育逐渐走向大众。

3. 与韩愈的“文以载道”相呼应,共同推动古文运动的开展的是( )

A. 欧阳修

B. 白居易

C. 柳宗元

D. 陈子昂

【答案】C

4. 下列哪项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 ( )

A.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 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 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 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答案】C

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

A. 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B.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 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

D.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答案】D

【解析】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即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义务所做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②遵守学院管理制度;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⑤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6. 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 )

A. 京师学堂

B. 清华学堂

C. 天津学堂

D. 福州学堂

【答案】B

7. 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 《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 《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答案】D

8. 蔡元培在改革北大时,提出了什么办学原则? ( )

A. 尚自然、展个性

B. 五育并举

C. 教育独立

D.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答案】D

9. 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文纳特卡制

B. 道尔顿制

C. 特朗普制

D. 曼海姆制

【答案】B

【解析】道尔顿制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0.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实质是“有关……的知识”,同时属于在程序性知识当中。

11.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

A. 庠

B. 序

C. 成均

D. 校

【答案】C

12.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采取( )

A. 三三分段

B. 四年一贯制

C. 五年一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