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法学院642宪法与行政法之宪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宪法修改的方式。
【答案】宪法修改的方式主要有全面修改,部分修改和无形修改。
(1)全面修改
①宪法的全面修改,又称整体修改,是指在国家政权性质及制宪权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宪法修改机关依法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宪法的结构)进行调整、变动,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颁布的活动。
②基本特征:
a. 宪法修改活动依据原宪法所规定的宪法修改程序进行,这是宪法全面修改与制定宪法的主要区别。
b. 宪法修改机关通过或者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这是宪法全面修改与部分修改的主要区别。
③修改原因:
一般说来,宪法全面修改的基本原因是原宪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者绝大部分内容己经不适应社会实际,无法调整社会现实。从各国全面修改宪法的实践看,一般都是在国家出现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或者国家生活(特别是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某些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才进行这种活动。
④对全面修改的评价:
a. 优点。当社会实际发生较大变化,宪法规范的绝大部分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实际时,及时对宪法进行全面修改,能够促使宪法保持真实性和权威性,否则,宪法规范就可能形同虚设。 b. 缺点。由于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宪法的稳定,如果修改频率过高,在政治心理上不能起到稳定作用,在法律角度上有朝令夕改之嫌,那么必然会降低其严肃性。
(2)部分修改
①宪法的部分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修改程序,以决议或者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对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变动的活动。
②基本特征:
a. 宪法修改机关的修改活动依据宪法修改程序进行,这是部分修改与制定宪法的主要区别。
b. 宪法修改机关并不重新通过或者批准整部宪法,而只是以通过决议或者宪法修正案等形式,修改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这是部分修改与全面修改的主要区别。
③修改原因:
宪法在总体上仍然适应社会实际,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
④具体方式:
a ,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修改之后,重新公布宪法。
b. 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废除宪法条文中的某些规定,修改之后,也需要重新公布宪法。
c. 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删宪法的内容。宪法修正案是指以修改宪法年代的先后重新设立条文,附于宪法典之后,按照“新法优于旧法”或“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凡与新条文相抵触的旧条文一律无效。宪法修正案是宪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一,优点:其不需要重新通过或者重新公布宪法,因而能够保持宪法典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进而强化宪法在人们心日中的权威性和尊严; 第二,缺点:需要将后面的新条文与前面的旧条文对照之后,才能确定实际有效的宪法规定,这在法律意识不强的国度或没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二,功能:废除宪法原来的条款或者内容; 变动宪法中的规定; 增补宪法的条款或者内容。
(3)无形修改
①宪法的无形修改是指在宪法条文未作变动(包括修改、解释或由宪法惯例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的运作等,使宪法条文本来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②宪法的无形修改不是宪法修改机关依据宪法规定的程序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不包含在卜述宪法修改的含义之中。但是,它可以使宪法条文的本来含义在事实上发生一定的变化,达到与修改宪法基本相同的效果,因而属于广义的宪法修改。
③宪法的无形修改使宪法现实在客观上出现违反宪法规范的情形。
④从树立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来看,宪法的无形修改应予避免,应当及时通过决议或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把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到宪法中来,从而增强宪法对社会现实的规范力和适应性。
2. 简述对宪法适用基本原则的理解。
【答案】根据什么原则适用宪法,是宪法适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下,宪法适用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普遍适用原则。普遍适用原则是由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决定的,包括适用地域的广泛性与适用对象的多样性两个方面。
(2)整体适用原则。宪法是内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统一体。因此,宪法的适用机关必须处理好宪法指导思想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的关系. 处理好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的关系。
(3)协调适用原则。宪法的协调适用原则主要是由宪法适用方式的多样性决定的。因为不同的适用方式产生不同的后果。
(4)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优先适用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宪法规范较为明确具体,比较容易把握和适用。同时也往往容易与变革中的社会实际不一致。因此,在解决宪法纠纷时应当优先适用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
3. 简述中央军事委员主席负责制的内容。
【答案】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即主席拥有对中央军事委员会职权范
围内的所有事项作出最后决策的权力,并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制主要的内容可包括以下三点:
(1)提名组织权,即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宪法中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
(2)决定权,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有发布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权及其他事项最终的决定权。
(3)负责权,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个人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而不是全体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集体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4. 如何构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答案】(1)构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①应从可行性和中国的国情出发,否则方案设计得多么完美都将毫无意义。
②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尤其是宪法资源。如果完全摈弃现有的法律资源,另外设计一套审查体制,既会造成法律资源的浪费,又会使新设计的体制缺乏基础,难以实行。
(2)具体建议
我国在违宪审查模式上,应当实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普通法院行政庭共同进行违宪审查的复合审查模式,并对其子以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建设,促使违宪审查运行的具体化。具体说来,主要是加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建设,促使其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监督任务的职权更加明确化、具体化和程序化,赋予法律委员会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有初审权或预审权,对不应该受理或不必受理的案件有裁定驳回权等,并在积累违宪审查案件经验的基础上,赋子其部分违宪审查的实质性权力。
②加强普通法院行政庭建设。对行政庭审查违宪案件的范围和权限予以明确规定。
③制定程序规则,建立违宪审查程序制度。具体说来,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受理违宪案件方面,可由全国人大通过制定宪法监督法,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受理违宪案件的范围、方式、步骤和时限等作出明确规定; 在普通法院受理违宪案件方面,可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增加违宪审查程序一章,或制定单行的《人民法院违宪审查程序规则》,具体规范人民法院违宪审查的范围、时限、方式和步骤以及有关争议的解决方法等。
④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为违宪审查制度奠定广泛坚实的思想基础。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宪法的解释、普及工作,使人民透彻了解宪法条文的实质意义,尤其要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守宪意识教育。
5. 简述我国现行宪法中有关文化内容的规定。
【答案】1982年宪法中,有关文化规定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宪法第19条到第24条规定了宪法规范调整的文化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宪法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准确而全面地规定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