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理学(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32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半年,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伴右侧腰部胀痛及午后潮热。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A . A.尿普通细菌培养
B . 尿细胞学检查
C . 膀胱B超
D . 逆行尿路造影
E . 尿沉渣找结核杆菌

急产可能对新生儿有下列影响,何项错误() 可致颅内出血。 可因坠地而致骨折。 易致新生儿窒息。 可发生新生儿破伤风。 可引起胸锁乳突肌血肿。 五五岁男性患者,拟在常温下行脑膜血管瘤摘除术,术前血压160/95mmHg,ECG、肝、肾功能正常,术中拟行控制性降压。该病人安全的降压水平为()。 A.收缩压60~70mmHg。 收缩压85~95mmHg。 收缩压50~80mmHg。 舒张压40~50mmHg。 收缩压降至比术前舒张压低0~20mmHg范围内。 X线胶片反差系数为() 景物反差与影像反差之比。 照片密度与影像模糊度之比。 照片对比度与影像模糊度之比。 照片影像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之比。 景物反差与X线曝光量之比。 患者男,30岁,已婚。待人冷淡,没有愉快感,妻儿病了不管,家里来了客人也不热情,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没有亲密的朋友,喜欢独来独往,还常有奇特的幻想。5岁时父母离异。患者对婚姻没有需求,在母亲百般催促下结婚。以下哪项治疗不适合于此患者() A.药物治疗。 电休克治疗。 教育。 心理治疗。 训练。 患者,男性,21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下端内侧疼痛,开始呈间歇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局部肿胀,迅速发展成肿块,表面皮肤温度高,静脉怒张,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X线检查显示股骨干骺端骨质呈浸润性破坏,边界不清,可见Codman三角,呈"日光放射"现象,周围有软组织块阴影。术后适当的治疗方法是() A.休息、营养。 广谱抗生素治疗。 化疗。 抗结核治疗。 物理疗法。 女,32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半年,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伴右侧腰部胀痛及午后潮热。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