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807管理综合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激励中的强化理论及其行为修正。

【答案】(1)强化理论的概念

强化理论又称行为矫正理论,是由美国的斯金纳(B.F.Skinner )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该理论着重研究人的内在或外在行为结果对其以后行为的反作用。

强化是指对一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这种行为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控制该行为的重复出现与否。即,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

(2)强化理论的行为修正

强化理论的行为修正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①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是指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鼓励和肯定,使其重现和加强。这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在管理中表现为奖酬,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职位提升、高奖金、提供满意的工作条件等,这些可使员工的行为重现和加强。

②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是指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如批评、惩罚等),使员工为了减少或消除可能会作用于其身的某种不愉快的刺激,从而使其行为符合要求或避免作出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③自然消退,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上的否定使其自然消退; 另一种是指原来用正强化手段鼓励的有利行为由于疏忽或情况改变,不再给予正强化,使其逐渐消失。

④惩罚,是指用批评、降薪、降职、罚款等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措施来创造一种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惩罚是阻止错误行为发生的方法,它的速度通常快于自然消退中的忽视手段,但其效果只是暂时的,并可能会在以后对职工产生不愉快的消极影响。

2. 简述员工福利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案】(1)员工福利的特点

①补偿性; ②均等性; ③补充性; ④集体性。

(2)员工福利的作用

①吸引优秀员工。优秀员工是组织发展的顶梁柱,良好的福利有时比高工资更能吸引优秀员工。

②提高员工的士气。良好的福利使员工无后顾之忧,使员工有与组织共荣辱之感,士气必然高涨。

③降低员工流动率。员工流动率过高必然会使组织的工作受到一定损失,而良好的福利会使许多可能流动的员工打消流动的念头。

④激励员工。良好的福利会使员工产生由衷的工作满意感,进而激发员工自觉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动力。

⑤凝聚员工。组织的凝聚力由许多因素组成,但良好的福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良好的福利体现了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以人为本经营思想。

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福利一方一面可以使员工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用在员工身上的投资会产生更多的回报。

3. 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统计性标准

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统计,也可能来自其他企业的经验; 据此建立的标准,可能是历史数据的平均数,也可能是高于或低于中位数的某个数,比如上四分位值或下四分位值。

(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下作的质量和成果都能用统计数据来表不,也不是所有的企业活动都保存着历史统计数据。对于新从事的工作,或统计资料缺乏的工作,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来为之建立标准。利用这种方法来建立工作标准时,要注意利用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大家的判断,给出一个相对先进合理的标准。

(3)工程标准

严格地说,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的。比如,机器的产出标准是其设计者计算的在正常情况下被使用的最大产出量; 工人操作标准是劳动研究人员在对构成作业的各项动作和要素的客观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消除、改进和合并而确定的标准作业方法; 劳动时间定额是利用秒表测定的受过训练的普通工人以正常速度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某个(些)工序的加工所需的平均必要时间。

4. 简述前馈、同期和反馈控制各自的优缺点。

【答案】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前馈控制三类。其定义及优缺点分别如下:

(1)前馈控制

①定义

前馈控制又称顶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和筹备情况和顶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比如预算。用财务或非财务术语,以数字编制的形式来制定未来某个时间的计划,即把计划紧缩成一些数字以实现计划条理化。

②优点

A. 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己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

B. 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收并付诸实施。

③缺点

前馈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2)同期控制

①定义

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②优点

a. 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现场监督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b. 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通过现场检查,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使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己经产生的经营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③缺点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成本的增加。

(3)反馈控制

①定义

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或成果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己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②优点

a. 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

b. 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③缺点

a. 只能事后发挥作用。任何供以反馈分析的结果都是既定的、不能改变的结果,惟一的作用是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警戒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