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9新闻与传播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论路透社经久不衰的原因。

【答案】(1)路透社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1915年路透第二自杀,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

(2)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3)路透社的针对报纸需求,提供大量迅速准确、价格低廉的新闻。针对大众化报纸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路透开始采集和发布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新闻。就连一向保守自负的《泰晤士报》后来也成为它的订户。

(4)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常常以时效性强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是如何控制广播的? 目前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1)在军国主义统治期间,广播一直是军国主义的重要宣传工具。

①日本广播协会受内阁情报部和邮政省双重领导,编辑力一针、节目安排、广播内容都由它们审定,一切要为“国民精神总动员”即战争宣传服务。新闻节目每天有10多次,还随时插播重要消息和战况报道。有固定的“政府时间”、“陆军时间”、“海军时间”栏目,播送军政首脑的讲话或官方文件; 有“告国民’夕、“战时国民读本代“国民的誓言”等专题节目,播送情报部的宣传文章或各种支持战争的叫嚣。

②在国外,日本政府指使傀儡政权成立“朝鲜广播协会”CL932}.“台湾广播协会”(1931). “满洲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1933),定时播送东京的节目。以后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陆续在所侵占的中国和东南亚各大城市设立了电台,为其军事行动鸣锣开道。

(2)目前日本的主要广播电视机构一一NHK

①NHK 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1926年创建,第_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改组。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一直经营广播,现在主要力量已转向电视。

②NHK 是个公营机构,依据广播法设立的特殊法人。广播法为它规定的宗旨为“出于公共利

益的需要,在日本全国普及和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NHK 实际上是政府领导的公营企业。

③NHK 又依法自主经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的经营委员会成员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地区代表和教育、文化、科学和工商界代表,必须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公共利益作出正确判断的人”,它不能播放广告,不得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业务活动。

④NHK 的总部设在东京,它的机构庞大,分工细密,设备先进,专业人才众多,在全国各地设有众多的发射台和转播台,以保证节目的有效传送。国内各道、府、县设有54个地区广播电视台,转播全国性节目并制作地方节目。国外在伦敦、纽约、北京设有总分社,在其他国家派驻了几十个记者站和摄制组,从事采访报道。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包括:

(1)专业(行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2)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4)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形式上,我国的传媒都有专业资格的认可程序,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编辑有职称,初级、中级、副高、正高; 但在专业资格认可的过程中,行政力量的影响很大,专业标准很难把握。

(5)专业内部的自律。自律的对立面是他律,如果新闻业不能通过组织或行业规范指导约束自身行为,就会被行政力量介入,因此自律对于新闻业的自由发展非常重要。现在,我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有规范没人执行。

(6)专业精神的范例。专业主义倡导的专业精神范例不是组织的产物,而是自发产生的,它应该存在于每位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心中,不是外在的东西。

此外,要求记者形成专业意识,需要形成这种意识的条件,及责任、权利、利益统一,准确落实,使传媒各种职能或身份的人充分到位,编辑部门和经营部门分开。

4.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是何时诞生的? 新闻法实施后,苏联的新闻体制有哪些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新闻界就呼吁,把新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苏联第一部新闻法诞生时间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酝酿,苏联第一部新闻法于1990年6月正式通过,1990年8月开始生效。

(2)新闻法实施后,苏联的新闻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新闻法的实施表明苏联的新闻体制与列宁、斯大林时代已相去甚远。具体表现在:

①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

新闻法第一章第2条规定:“根据苏联宪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这意味着公民享有

以任何形式,包括通过报刊和其他舆论工具发表意见和见解以及寻找、选择、获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夕,并明确规定“舆论不受检查”。

②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

新闻法第二章第7条规定“:创办舆论工具的权利属于人民代表苏维埃和其他国家机构、政党、社会组织、群众运动、创作协会,属于根据法律创建的合作社、宗教团体和其他团体,属于劳动集体以及年满18周岁的苏联公民”。还规定,“不允许垄断任何一种舆论工具”。

③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新闻法规定报刊创办者、编辑部、出版人有充分的自主权,包括生产经营权、人事任免权、发稿权,政府不得干预。

(3)苏联新闻体制的变化产生了的影响如下:

①新闻法的颁布,使各种反对派报刊获得了合法地位

一些反动报刊以此为挡箭牌,攻击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工人罢工,号召推翻共产党,迫使其交出政权。在进行报刊登记的时候,许多出版物试图脱离原来的创办者,自立门户。一些报纸还删去了报头“机关报”的字样,标明自己是独立的报纸。

②长期居于苏联报业核心地位的苏共报刊举步维艰

1991年“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退出并解散了苏联共产党。由于精神和物质两大支柱不复存在,《真理报》经济拮据,发行量也由1000万份下跌至300万份。此时的《真理报》己变为一般性的政治报纸,印在报纸右上角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也被撤销了。

③至1991年“8.19事件”后,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己化为鸟有,列宁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基业也岌岌可危。

5. 列举苏联时期四家主要中央大报并说明其目前状况。

【答案】苏联时期四家中央一级大报及目前状况

(1)《真理报》

这份1912年创办的共产党的机关报,在“8·19”事件后作为独立报纸恢复出版,报名旁边的列宁头像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全部消失。由于经济困难,报社不得不解雇几百名工作人员、关闭几十个驻外记者站,四处招徕广告。1992年3月因经济原因停刊20天。后来有家希腊公司愿意出资合作,才于4月7日复刊。此后曾经出版过名为《真理报5》的副刊,每星期五随报发行。以后由于同希腊公司发生矛盾,报社内部出现分歧,有一部分人分裂出去在希腊公司资助下独立出版《真理报5)); 而其他人则依靠本国一些企业的支持继续出版《真理报》。目前《真理报》每周出5天,每天4版或8版,每期发行10多万份。政治上主要反映左派观点,同国内各共产党以及主张社会主义的组织与学者保持经常联系。

(2)《消息报》

这份1917年创办的著名报纸,在苏联解体后改为独立报纸,沿用原来的名称和创办日期,但是报头旁边原有的荣获几枚勋章的图案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全已去除。改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