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9新闻与传播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
【答案】《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首都第一大日报,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1)《华盛顿邮报》的历史
101877年12月6日,《华盛顿邮报》由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创办,对开四版,零售价三美分,发行一万份。1889年,赫金斯将报纸卖给哈顿和威尔肯斯。
01905年至1916年,转入《辛辛那提简讯报》老板麦克利恩手中,他增加了广告收入,却降低丁报纸的信誉和影响。1916年至1933年麦克利恩去世,其子爱德华成为报纸的发行人,因他与共和党总统哈定关系密切,从而使报纸成为共和党人的工具。这时期,报纸发行量逐步下降,广告大减。
③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金融家尤金·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了该报,他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 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应遵循的社会礼仪; 本报的内容是雅俗共赏; 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 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各在必要时为公众牺牲报纸本身的物质利益; 本报不会与仟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它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务人员的见解将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1933年至1943年,迈耶聘请著名作家担任社论版主笔,使该报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开明”的声誉,发行量增长了三倍,达16.2万份。
④1946年起,迈耶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接办该报。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报先驱》、《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一家新兴的传播集团。到1954年发行量己达38万份,成为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驻华府记者的必读报。美国最著名的争论家李普曼也常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文章,使其愈加令人瞩目。
⑤1963年,格雷厄姆去世,其妻凯瑟琳成为公司总裁,开创了《华盛顿邮报》的“凯瑟琳时代”。1971年《华盛顿邮报》继《纽约时报》后,揭露了美国在越战中的有关秘密情报,声名大振。1972年起,《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历时两年,层层挖掘,披露“水门事件”的内幕,最终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这在美国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使该报获得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并确立了《华盛顿邮报》的世界级大报地位。在美国人心目中,《华盛顿邮报》成了一份疾恶如仇、热情似火的报纸,而凯瑟琳则被认为是华盛顿最有影响的一位妇女。
)1979年凯瑟琳的儿子唐纳德继任该报发行人,1983年出全国版。
(2)《华盛顿邮报})的现状
①《华盛顿邮报》以政府报道见长,它消息灵通、材料可靠、文笔犀利。尽管《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大牌报纸派有大量的精兵强将,常驻华盛顿同《华盛顿邮报》拼抢联邦政府的新闻资源,《华盛顿邮报》的政府报道仍然是最值得称道的。
②《华盛顿邮报》是高级报纸,也是通俗性报纸。《华盛顿邮报》所刊载的漫画比美国其他报纸都多。它在华盛顿的高级饭店和贫民窟同样十分流行。
③《华盛顿邮报》是地方性报纸,主要在华盛顿发行。即便在邻近华盛顿的城市,想要找到一份《华盛顿邮报》还真需要一些技巧。唐纳德说,每天有1500份《华盛顿邮报》运送到纽约,这已经是报社极不情愿的。因为《华盛顿邮报》的广告商大都在华盛顿。
④平日版主要分为四大版块,分别是国内外要闻和评论,文化生活和影视娱乐,本市新闻,体育、金融和商业。该报注重报道国会消息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对象与《纽约时报》相仿,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
⑤报纸还拥有自己的特稿社一一成立于1962年的洛杉矶时报一华盛顿邮报特稿社,专发在两版刊登的专栏、通讯和特稿等。
目前,《华盛顿邮报》日发行77万份左右,周日发行110万份。但《华盛顿邮报》发出的声音远远超出它的发行量所产生的影响。
2. 简述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私营上层报纸的性质和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案】18世纪后期,英国先于其他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工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广告日益增多,这些都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带来了活力。这一时期,私营上层报纸开始出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泰晤士报》。下面以《泰晤士报》为例说明私营上层的性质和特点。
(1)《泰晤士报》的性质
①最初的《泰晤士报》同样受控于英国政府,每年接受政府的津贴,充当政府的传声筒。 ②1803年,沃尔特第一接管《泰晤士报》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革,开始实行一种办报独立的原则,率先在英国打出了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号。而后该报凭借出色的报道与重要的独家新闻而销路大增,从而在经济方面可以依赖广告和发行的收入做到自给自足,逐步摆脱了官方的“资助”,成为一份独立的私营上层报纸。
(2)《泰晤士报》的特点
①《泰晤士报》有一种特殊的赋性,它是一个国家的公器。《泰晤士报》是一份非党派的报纸,并无明确的政党背景,但同样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已是工商资产的代言人,和统治集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能在工业革命后的政治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
②《泰晤士报》具有权威性,其国际报道常常使有关国家刮目相看,不得不掂量一下它的分量。
③就政治立场而言,《泰晤士报》以保守著称,但也常常改变态度。
3. 简述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报刊活动。
【答案】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报刊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力一面:
(1)1894年,列宁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等著作,深入批判了民粹派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
1895年,列宁创建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为了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决定创办协会的机关报《工人事业报》。列宁为该报写了社论《告俄国工人》和《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什么?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两篇文章。但因1895年12月8日晚列宁及斗争协会的其他领导人被警察逮捕入狱、创刊号稿件被没收,《工人事业报》未能问世。
1896年底,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秘密出版了不定期的《彼得堡工人小报》,该报只出两期就被沙皇政府查禁。
(2)由于社会民主工党的思想分离、组织涣散,列宁提出了创办一份全俄政治性报刊,以便组织下人阶级的先进政党的主张,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性报刊《火星报》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办。《火星报》的编辑人员由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六人组成,而实际负责整个编务工作的是列宁和马尔托夫两人,列宁是《火星报》的灵魂。
在《火星报》第一号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列宁把建立一个坚强的、有组织的、紧密联系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办报工作的中心仟务。在《火星报编辑部声明》中,列宁明确、严格地规定了《火星报》的办报方针一一党性方针。
1901年1月5日,《火星报》发表了列宁《从何处着手? 》一文,文章论述丁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具体计划,并指出:为了把各地的工人运动合成为一个全俄的运动,第一步应当是创办全俄的政治性报刊。
1903年7月,俄国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着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会议通过党纲,并把《火星报》正式定为党的机关报。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退出《火星报》编辑部,从此,俄国社会工党内产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普列汉诺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
(3)随着1912年工人运动高潮的来临和革命形势的飞快发展,在列宁的指导下,斯大林、阿尔钦斯基、坡列塔耶夫于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创办了《真理报》。该报继承和发扬了列宁在《火星报》的革命传统,保护党性的纯洁、重建革命政党和对无产阶级民众进行革命的教育工作,是《真理报》全部意义和生存的基础。由于沙皇秘密警察的残酷打击,《真理报》曾8次被封,不断被迫更名,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五天,《真理报》又在彼得堡以原名复刊了。
在伟大的l 一月革命实施和准备时期,《真理报》一直旗帜鲜明地表现了布尔什维克的战斗性质,为宣传革命的纲领,准备和领导群众参加胜利性的决战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无论是在确定党的新方针时期C3月一4月),还是群众革命动员时期((5月一8月)及组织革命武装冲锋时期((9月一10月),《真理报》都紧密地团结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