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2.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指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当神经元受到电或者化学刺激时,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就会改变,引起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神经冲动。

3. 气质

【答案】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平时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也不能

4.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二、简答题

5. 根据下列方差分析表回答问题

(1)计算交互作用AxB 的自由度和它的均方值。

(2)检验因素B 及AxB 的显著性。

【答案】(1)计算AxB 的自由度、均方

AxB 的自由度为71-fib-1-2=2,均方值为

(2)检验B 以及AxB 的显著性。求出B 以及AxB 的F 值、自由度,

查表可以得出结论

著; ,所以因素B 在0.05水平上不显 所以A ×B 在0.05水平上显著。

6.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同伴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4)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7. 简述思维的基本过程。

【答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个体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别属性特征。综合是个体把客观事物的若干个别属性特征综合起来形成整体。

(2)分类与比较:分类是将事物区别归类,比较是确定几种事物的异同。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特性加以综合,使之普遍化的过程。

(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把抽象出来的概念与一般原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系统化是把知识要素分门别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

8. 请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案】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先天的因素指遗传素质。后天的因素指对遗传素质产生影响的环境教育和活动等。影响智力发展的具体因素如下: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的特点,即表现在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脑的结构和机能方面的特点. 它是人的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环境和教育

①产前环境

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②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首先,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其次,母亲的抚爱和关心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缺乏母亲抚爱的婴儿,可能出现智力发展上的问题。有安全感的孩子喜欢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正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3)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智力发展的必经途径和必要条件。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4)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