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05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国民经济管理学系
考试科目: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一、概念释义(每个概念4分,共20分)
1.消费者均衡
2.适应性预期
3.真实的经济周期(RBC )
4.隐性(含)成本
5.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
二、问答题(共35分)
1.什么叫理性人假设?试举两例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建筑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10分)
2.关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见解有什么不同?(15分)
3.2004年10月28日,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次日起向上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请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上调利率?这种利率上调将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10分)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一家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 =2+Q ,边际收益函数为MR =8−Q 。其中,2
产量Q 的单位为百件,成本和收益的单位均为万元。
求:
(1)产量由1百件增加到6百件时,总成本和总收益各增加多少?
(2)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是多少?
(3)如果固定成本为9,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 =100+0. 8Y d (Y d 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主)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或自主)税收T 0=60,比例税率t =0. 25。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 是多少?
(2)(支出)乘数K 是多少?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
政治经济学
一、货币与资本有什么区别?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10分)
二、说明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10分)
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商品是在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价值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15分)
四、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说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意义。(15分)
五、试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方向和内容。(25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