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贸易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资本主义条件下造成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自发性、滞后性和不稳定性。市场失灵的表现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

2. 相机保护措施

【答案】相机保护措施(contingent protection)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某些紧急保护措施或停止履行现有协议中的正常义务,以保护本国某些更加重要的利益。WT0允许使用的相机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紧急保障,以及为了国际收支平衡、保护幼稚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等实施的暂时性贸易保护政策。

3. 外国债券

【答案】外国债券是指一国发行者在另外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一般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计值货币,由该国国内证券商承销发行,投资者大多是该国居民,有关发行的程序和申请手续等都要依据市场所在国对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4.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答案】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主要内容为: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那个行业中使用。所以,自由贸易会造成一国相对丰饶的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而使相对稀缺的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下降,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尽管会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一福利水平的增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同水平的分享。

5. 贸易所得

【答案】贸易所得是指在开放的自由贸易下,各国通过贸易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全球范围的交换,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各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到了在自己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6. 生产者剩余

【答案】

生产者剩余它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是生产者的所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因为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这最后一个商品以前的商品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最后一个商品,此低于部分就是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7. 资产组合投资

【答案】

资产组合投资

资和国际债券投资。

8. 古典贸易理论

【答案】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为:①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②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③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④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⑤不考虑需求。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①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②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9. 政府收入

【答案】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是政府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

10.多边协议

【答案】多边协议又称一揽子协议,是指所有成员都必须接受,不允许有所选择的一种协定。WTO 的法律框架由《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四个附件组成。附件一有A 、B 、C 三部分。附件一A 即是货物贸易多边协定,它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和《农业协议》等12个有关货物贸易的具体协议。

11.服务贸易总协定

【答案】WTO 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是规范服务部门国际化的综合性文件,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它通过制定规则解决各国在服务行业对国际贸易和国外投资管制的障碍。《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三大部分组成:一

也称货币资本流动,它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具体又可分为国际借贷和国际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国际证券投资又可分为国际股票投

是协定条款本身,又称为框架协定,二是部门协议,三是各成员的市场准入承诺单。《服务贸易总协定》本身条款由序言和六个部分29条组成。《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全球服务贸易,并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増长和发展中国家成员服务业的发展。协定考虑到各成员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各成员对服务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鼓励发展中国家成员通过提高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更多地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12.生产补贴

【答案】生产补贴是指政府为控制价格和扶持生产而对生产部门提供的补助,包括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补贴视为负的生产税。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除出口补贴以外的补贴”都是生产补贴。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的区别在于,生产补贴对所有生产的产品进行补贴,不管该产品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向外国出口。这些补贴包括政府对商业企业的资助、税收减免、低利贷款等直接的方式,也包括对某些出口工业生产集中的地方给予区域性支持、资助研究与开发项目等间接的做法。

二、思考题

13.简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各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案】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

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

(2)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

(3)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14.2002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世界货物贸易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均大幅下降。而中国的外资和外贸仍然能够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增长,试分析主要原因。

【答案】2002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国的外资和外贸仍然能够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中国从1978后年开始的外贸和外资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改革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1979〜1987年:以调动外贸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1979年到1987年为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84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经贸部《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提出了“政企分开”和“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结合”等措施。

②1988〜1993年: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在仍然保持国家垄断外贸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将外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来改善外贸部门的经营状况,包括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