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看到锤子用于锤打的功能之后,看不到它能够压纸、防身等其他特殊功用,这种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是( )。
A. 知识表征
B. 原型启发
C. 心理定势
D. 功能固着
【答案】D
【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而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2. 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
A. 詹姆斯
B. 费希纳
C. 斯蒂文斯
D. 艾宾浩斯
【答案】D
3. 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若要求被试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
A. 前者高于后者
B. 前者低于后者
C. 没有差异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加工水平效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对词性进行判断的加工水平比对结构的判断要深。
4. 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一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
A.30
B.60
C.90
D.180
【答案】C
【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5. 闪光融合仪通常用来考察( )。
A. 闪光灯效应
B. 联觉现象
C. 似动现象
D. 诱动现象
【答案】C
【解析】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眼睛时,会产生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而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是一个完全稳定的或连续的光。这一现象叫闪光融合。似动现象是有一定距离的两个闪光,因为产生闪光融合而使人形成的运动错觉,常用闪光融合仪进行研究。
6.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答案】A
【解析】该实验使用性别2(男,女)×年龄3(青年,中年,老年)设计。
7. SN 分布的平均数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SN 分布表示信号+噪音的分布,而N 分布表示的是噪音的分布。由于SN 分布是在原有的噪音刺激上再加上信号刺激,因此,SN 分布的平均数是大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即SN 分布永远在N 分布的右边。
8. 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 )。
A. 对偶比较法
B. 差别阈限法
C. 数量估计法
D. 等级排列法
【答案】C
【解析】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方法是分段法和数量估计法; 顺序量表的方法是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等距量表的方法是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
9.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 )。
A.16~2000赫兹
B.16~20000赫兹
C.0~2000赫兹
D.160~20000赫兹
【答案】B
10.在点到你的名字前,在餐厅排队等候是( )一个例子。
A. 唐德斯A 反应
B. 唐德斯B 反应
C. 唐德斯C 反应
D. 简单反应
【答案】C
【解析】在餐厅排队等候是个体受到多个刺激(不同的名字),但是仅对其中的一个特定刺激做出反应(你的名字),因此,属于唐德斯C 反应。
11.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
A. 历史
B 选择
C 成熟
D. 亡失
【答案】C
【解析】随着时间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属于成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择指由于被试的选择的偏差所导致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历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亡失是指在较长时间的实验周期中,由于被试退出实验或死亡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发展心理学的纵向研究中经常发生被试的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