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勃兰登堡门

【答案】勃兰登堡门是是普鲁士早期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性作品,由朗汉斯设计。这座大门以雅典卫城山门为原形,主要由多立克柱式支撑的山墙组成,但这座大门的柱子没有遵循古老的比例关系,而是纤细一些。此外,檐部也被加高,并在当中设置了四驾马车的雕像装饰。

2. 全面空间

【答案】全面空间是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理论。他认为建筑物的用途是经常变化的,但因此把它推倒重来就划不来,所以他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随从功能”颠倒过来,建造一个偌大的、没有障碍的、可以自由划分的实用而又经济的空间,再使功能去适应它,明确哪些是承重构件和不承重构件,逻辑地处理它们的形体表现。密斯企图创造一种没有阻隔的大空间,以便随意改变隔墙来满足不同要求。全面空间的代表作是伊利诺工学院建筑馆。

3. 马里奥•博塔

【答案】马里奥•博塔是瑞士著名建筑师,出生于瑞士提契诺。博塔1969年毕业干威尼斯建筑大学。但早在1965年,他就已经在柯布西埃的事务所中从事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了。毕业后,他又追随路易•康参加建筑实践,并在多家著名建筑事所工作过。1970年,博塔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在欧洲各国和美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多座大学进行讲学工作。博塔所设计的建筑极其具有创新意识,他所创造的很多种表现手法,都被广泛地模仿和应用。

4. 巴黎歌剧院

【答案】巴黎歌剧院是建造于1862~1875年,由加尼埃尔设计的一座建筑。巴黎歌剧院拥有现代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建筑,但其外观采用了古典风格。正立面底层为传统的连拱券形式,二层有成对的壁柱装饰超大的开窗。窗户上设置了对称的山花装饰,并加入了一层装饰带,上面布满了各种装饰物,歌剧院顶部还被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皇冠。

5. 贝聿铭

【答案】贝聿铭是美国现代建筑大师。他出生于中国广东,并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1948年,贝聿铭与房地产开发商泽根道夫的合作,在美国首开了开发商直接与建筑师合作的先例。1955年,贝聿铭创建事务所,事务所不仅由建筑设计师组成,还包括一些规划师和室内设计者。这使得他设计的建筑与整个城市的建筑、自然与人文环境等紧密联系。贝聿铭坚持他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但对混凝土、钢铁和玻璃的使用更加富于创造性,也使现代建筑有了

新的面貌。其代表性建筑有美国科罗拉多州大气研究中心、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新加坡的中国银行办公楼、北京香山饭店及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等。

6. 骑术学院

【答案】骑术学院是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建筑。该建筑由钢铁作为拱肋,并在两边砌实墙加固,有着宽敞的内部空间。由于钢铁材料的使用,整个屋顶的拱肋结构变得很轻,不再需要很厚的实墙,而且还可以开设高侧窗,并铺设大面积玻璃屋顶,以利于采光和通风。古典的拱券、屋顶结构、扶壁等都被赋予新的形式,组合成了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建筑形式。

二、简答题

7. 阿尔托的主要建筑思想是哪些?他的主要作品为哪几个?

【答案】阿尔托是芬兰建筑师,是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1)阿尔托的主要建筑思想

①有机功能主义,有机形态与功能主义相结合;

②采用地方的自然材料使现代建筑具有亲和感;

③阿尔托主义,复杂的木结构、高度统一的风格、鲜明的个人和地区特征;

④人文风格,有机形态和自然材料真实而且感人;

⑤信息理论,设计具有信号特征、具有潜在的选择性;

⑥表现理论,具有人情味的现代主义特征、有个人和功能的表现。

(2)阿尔托的主要作品

维堡市立图书馆,帕米欧肺病疗养院,芬兰萨依诺萨罗市政府中心,麻省里工学院高年级学生宿舍,芬兰穆拉错罗住宅,赫尔辛基文化中心,纽约世博会芬兰馆。

8.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设计者是谁?有什么特点?

【答案】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1)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设计者

皮亚诺和罗杰斯是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者。

(2)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特点

①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设备。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如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②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

③中心大厦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9.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有机建筑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1)整体性

有机建筑是内在的。它是由内而外的,其目标是整体,也就是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于局部。

(2)自然性

有机建筑是特定的。它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即整体和局部应与环境协调。

10.古典复兴建筑主要发生在哪些国家?有何特征?代表作有哪些?

【答案】古典复兴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它的出现主要由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而利用过去的历史样式的原因,是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各国古典复兴建筑的特点与代表作分别为:

(1)法国

①法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法国盛行罗马复兴的建筑思潮。在拿破仑时代,形成“帝国式”风格,它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

②代表建筑:一是法国大革命前在巴黎兴建的万神庙;二是拿破仑时代在巴黎兴建的许多纪念性建筑,如雄师凯旋门、马德兰教堂。

(2)英国和德国

英国和德国以复兴希腊建筑形式为主,其代表建筑如下:

①英国的爱丁堡中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

②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K.F. 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又称柏林老博物馆)、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的勃兰登堡门。

(3)美国

①美国独立(1776)以前,建筑造型多采用欧洲式样,称为“殖民时期风格”。独立以后,美国资产阶级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同时,力图摆脱建筑上的“殖民时期风格”,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因而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以罗马复兴为主。

②代表建筑:一是仿照巴黎万神庙的美国国会大厦,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二是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说明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较流行。

(4)古典复兴建筑的总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