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烟台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同等学力加试)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诺曼•福斯特
【答案】诺曼*福斯特是英国著名建筑师。他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并在那里的大学完成了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专业学习。当他在美国耶鲁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取硕士学位之后,就留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1963年,他回到英国,并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以及罗杰斯夫妇组成了“四人组”开始建筑设计工作。1967年,福斯特开办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并将美国的新技术带入自己的设计当中,如著名的香港汇丰银行建筑、新德国国会大厦等,成为高科技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师之一。
2. 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意大利馆
【答案】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意大利馆是由意大利当代女设计师盖•奥兰蒂为1992年召开的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设计的展馆,也是这位女设计师的成名代表性作品之一。这座展馆是一座矩形建筑,四周有高墙围绕以阻挡外部的噪声,给内部空间以安静的展览环境。入口处的顶部设有四座高塔和玻璃覆盖的三角形屋顶,而主体建筑与外墙间则由水相隔,人们可以顺着水面上的斜坡通道进入展馆内部。博览会结束后,意大利展馆被作为永久性建筑保存,并在中上部设置了楼面,使其成为一座办公大楼。
3. 新城市主义
【答案】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又称新都市主义。该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内容主要有:①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②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大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其核心人物是彼得•卡尔索普。
4. 少就是多
【答案】“少就是多”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建筑原则。它有两层含义:①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②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限于结构,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己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是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是密斯的“少即是多”原则的展现。
5. 威尔松•高夫美术馆
【答案】威尔松•高夫美术馆是由英国设计师齐帕菲尔德于1988年为一座旧楼所做的改造。这座美术馆由众多小空间组成。在空间的划分上,建筑师借鉴了密斯的巴塞罗那展馆经验,利用大理石贴面的不间断墙壁创造出变幻复杂,既开放又封闭的不同展览空间,并利用空间造型与线条的变化,活跃了室内的建筑气氛,将众多小空间连接成动态的整体。
6. 彼得•贝伦斯
【答案】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工业产品与建筑设计的开创性人物。贝伦斯的代表性作品是他为德国电器公司所设计的系列工业产品与建筑,他为德国电器公司所进行的形象设计也是世界上企业形象设计的开端。他从实用性出发,禀承功能主义的立场,使用现代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设计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与工业产品,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二、简答题
7.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是谁?发表过哪些主要著作?
【答案】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2)文丘里的代表作品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是文丘里建筑理论的代表作品。
8.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设计者是谁?有什么特点?
【答案】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1)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设计者
皮亚诺和罗杰斯是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者。
(2)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特点
①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设备。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如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②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
③中心大厦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9. 简述安藤忠雄设计风格的特点及重要作品。
【答案】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但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1)设计特点
①安藤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喜用混凝土,并执着于混凝土质朴与纯粹的表达。
②以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纯几何形来塑造建筑空间与形体的特征也是十分突显的。
③强调自然的作用,他指的自然并非原始的自然,而是人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材料几何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
(2)重要作品
住吉的长屋,光的教堂,水的教堂。
10.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是谁?他还有哪些重要建筑作品?
【答案】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于1978年完成。其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它既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又造成醒目的效果其。内部设计丰富多彩,采光与展出效果很好。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1)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是贝聿铭。他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是美籍华人建筑师。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2)贝聿铭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苏州博物馆,北京香山饭店。
三、论述题
11.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是哪些?分别有何特点?有何作品?
【答案】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派建筑中最普遍与最多数的一种。它言不惊人,貌不出众,故常被忽视,甚至还不被列入史册。然而,它有不少作品却毫无异议地被认为是创造性地综合解决并推进了建筑功能、技术、环境、建造经济与用地效率等方面的发展。美国由于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引进了欧洲现代派的主力,故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倾向最先在美国得到开花与结果。
①特点
a. 它在使建筑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情感需要中,在方法上比较偏重理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