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

【答案】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 经济人假设

【答案】经济人假设是一种人性假设理论,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而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下点: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从这种观点来看,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方式称做任务管理。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③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上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3.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二、简答题

4. 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答案】(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

教育行政组织是作为一类行政组织或者说国家行政组织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教育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首先,教育行政组织的全部活动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国则为人民教育意愿的体现,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次,教育行政组织是运用国家权力,行使行政权,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世界各国虽然国家体制不尽相同,但作为管理政务、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组织,都形成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上下沟通、密切配合的层级式组织体系。教育行政组织也不例外。这是由于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都有一定的职权范围,承担一定的任务,在整个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在实现其职能时,需要同上下左右的组织进行沟通与协调。

5. 实现与加强教育行政宏观调控职能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答案】宏观调控,从过程上讲,实际上就是依据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间接调控手段或称之为管理方式,把地方、学校及个人的微观教育活动纳入宏观教育目标,使整个教育事业健康、高效地发展。加强中央对教育系统的宏观调控是处理好教育管理集权与分权的关键。实现与加强教育行政宏观调控职能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具体如下:

(1)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①方向调控。统一制定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针、政策、法令。

②进程调控。编制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需求的总需求量和构成比例,确定各类大学、各种专业的编制和标准,分配政府高等教育经费。

③活动调控。规定招生方式、标准和分配原则,教师和学生的操作准则,财务制度等。

(2)加强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

①计划调控。科学制定教育规划,加强对教育系统的管理,要加强统筹规划,确定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布局,抓好各种教育形式的协调,使教育事业从外部到内部都得到协调发展。

②行政调控。要加强政策指导,发挥教育政策、法令等的导向、协调和控制功能,要把握好教育政策的弹性幅度和稳定性。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弹性小且不够稳定,使教育系统的发展缺乏一个较大的回旋余地和相应的稳定,往往造成大起大落的发展变化。

③法律调控。要加强教育法规建设,健全的教育法规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对教育系统进行控制、约束的手段。

④经济调控。突出教育投资的方向性,教育投资方向具有重要的管理学意义,也可以说教育投资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惩罚的管理方式。许多国家就是采用经济资助对国内教育系统的发展实行合理的宏观控制。我国目前教育经费紧缺而又浪费严重,因此,应突出教育投资的方向性,使教育系统协调发展,使教育经费获得较好的效益。

⑤监督手段。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价,健全的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价系统是中央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行政保持沟通、紧密联系的有效形式。

6. 分析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答案】国家公务员制度,西方亦称文官制度,百余年来经过世界各国的政策和制度实践,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规制。目前,已成为一种体系完备、有效运转的政府人事管理制度。我国于1993年颁布并实施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1)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不论是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还是西方的文官制度,录用都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这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灵魂和标志,离开这一原则,国家公务员制度就失去了科学的根基。

②对职位进行分类。为了使人事管理科学化,西方各国大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职位分类。当前西方各发达国家对文官的职位分类一般采用“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两种形式。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是在吸收和借鉴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优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分类制度。在职位设置、职位调查、职位评价、类别划分以及编制职位说明书等方面,主要采取职位分类的原则,在列等归级方面则主要采取品位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③“考绩制”的广泛应用。西方各国一般都根据文官的工作能力、努力程度、工作成效来决定文官是否受到晋升、奖惩等。考绩制的广泛运用,能健全人事制度,完善行政系统,改进领导,鼓励竞争,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人才,做到知人善任,给予文官或公务员以公正的待遇; 同时考绩是衡量工作成绩的主要手段,也是作为对文官的晋升、奖惩、调转的依据。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以履行职位职责和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为主要依据,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通过考核公务员本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评定等级,给予晋升或降级。

(2)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差异之处

①两者的根本性质、作用和宗旨不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这一制度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加强和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工具。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是资本主义官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重要的上层建筑,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②建立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社会背景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在一派多党或一党多派相互竞争、轮流执政的条件下,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政局的稳定性而建立的。把官吏分成与政党共进退掌握决策大权的政务官和不与政党共进退,专门处理日常政务的事务官。这种划分是为了避免政党政治中产生的政党分赃制所造成的同期性震荡,把政治与行政相对分离。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前提下,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思想指导下,逐步总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并吸收了国外人事管理的一些科学合理的做法形成的。

③两者对公务员范围的划分不同。在我国,行政部门虽然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之分,但有“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之别,他们都是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而西方的文官特指“事务官”,而不包括“政务官”。

④两者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同。西方文官制度实行所谓“两官分途”,政务官与事务官是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