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932金融学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蒙代尔的货币、财政政策搭配模型

,用货币供应【答案】蒙代尔在论述政策搭配时,用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用横轴表示)

,来表述其思想方法(见图)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以纵轴表示)。

图 蒙代尔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图中,IB 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在这条线上国内经济达到均衡。在这条线的左边,预算过小,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的右边,预算过大,国内经济处于膨胀。EB 曲线表示外部平衡,在这条线上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在这条线的下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沿预算轴线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的扩张、预算增加;向左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的紧缩、预算削减。沿货币扩张轴线向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

;向下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紧缩,银根收紧(利率上升)的扩张,银根放松(对应的是利率下降)。

IB 曲线和EB 曲线的斜率都为负,表示当一种政策扩张时,为达到内部均衡或外部平衡,另一种政策必须紧缩;或一种政策紧缩时,另一种政策必须扩张。蒙代尔假定,预算对国民收入、就业等国内经济变量影响较大,利率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譬如在收缩货币的同时,只需要较少的预算扩大即可使国内经济平衡;而在预算扩大时,只需要较少的货币收缩就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这样的关系在图1上表现为,IB 曲线比EB 曲线更为陡峭。

基于这样的假定,蒙代尔认为,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时(比如在区间I 的点A 时),就采用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衰退问题,扩大预算,使点A 向点B 移动。同时,应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使点B 向点C 移动。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如此反复搭配使用,最终会使点A 切近点0。点0表示国内经济达于均衡和国际收支达于平衡,即内外同时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都不是单一的,并不是说财政政策只会影响内部均衡,而货币政策只影响外部平衡。譬如,当政府扩大预算时,国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收入增加会带来进口需求增加,形成经常账户的逆差;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上

升,进而形成资本账户的顺差,这都会对外部平

衡带来影响。之所以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平衡,完全是基于预算和利率对国内外经济变量影响各有强弱这一假设之上的。只有选择影响力较强的政策对相应变量进行调节,才可能以较小代价使经济重新回到内外均衡的位置上,这就是蒙代尔提出的最优指派原则在政策搭配中的运用。上述政策搭配的原理可同样推广到区间1[、区间III 和区间IV ,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几种搭配(见表4-5所示)。

表4-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2. 支出增减政策

【答案】支出増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需求或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类政策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利率以及法定准备金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由此调节内部均衡;

同时,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又可以通过边际进口倾向影响进口和通过利率影响资金流动. 由此调节外部平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压低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下降时,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相应下降,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反之,扩张性的財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增加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增加时,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国际收支逆差增加(或顺差减少)。

3.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奥伯斯特菲尔德等人推出,该理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它认

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第二代模型中所描述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征:①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中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的存在;②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③政府防范货币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政策的可信性。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提出了“预期”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危机理论的解释力。但是,

它没有解释攻击实际上是怎样开始的、预期由什么因素决定,也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意见。奥伯斯特菲尔德等认为,由于预期是自我实现的,所以只要影响预期就能防止危机。但他们同时又说明,预期是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何影响预期就不属于模型应该讨论的问题。

4. 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

【答案】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因国内生产结构小能适应世界市场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小平衡。各国由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布局和生产结构,从而形成各自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当国际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时,一国生产结构一时小能适应,则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国际收支就可能发生结构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是由一国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即一国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的差异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原因通常与一国贸易商品的类型和性质,以及生产这些商品的供需和效率有关。结构性不平衡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显著。

5. 国际收支失衡(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际收【答案】国际收支失衡也称“国际收支不平衡”

支所发生的顺差与逆差现象。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类:①周期性不平衡:即由于各国经济周期的国际传播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货币性不平衡:即由货币供给引起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③结构性小平衡:由一国内部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国际需求结构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小平衡; ④季节性和偶然性不平衡:由进出口的季节性、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⑤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如果表现为顺差形式,外汇储备就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增强; 如果表现为逆差,则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逆差尤为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节,以使之趋于平衡。

6. 汇率制度

【答案】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如规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规定影

1973年以后,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方式等。传统上,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类;

汇率制度日益多样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将汇率制度分为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两种,后者包括浮动汇率制。

7. 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答案】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小型开放经济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拓展。假定只存在着两个相同规模的国家,两国之间相互影响。这样,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无法影响到世界利率及外国国民收入的假定都要取消,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其他假定不变。当一国经济内部发生突然冲击时,根据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冲击会通过三种传导机制向另一国传递。

(1)收入机制: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使得一国国民收入的变动导致该国进口(即另一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