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稀有密码子(rare codon)。
【答案】稀有密码子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密码 子。
2. 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 )。
【答案】
鞘糖脂是指单糖或寡糖的糖链与神经酰胺
主要包括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
3.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4. 核酶。
【答案】核酶是指一些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
5. 蛋白质 1C 向输送(protein targeting )。
【答案】蛋白质合成后经过复杂机制,定向输送到最终发挥生物功能的目标地点的过程。
6. 酶原的激活。
【答案】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的激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7. 二硫键。
【答案】二硫键通过两个(半胱氨酸)巯基的氧化形成的共价键。二硫键在稳定某些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8. 氨基酸代谢池(amino acid metabolic pool)。
【答案】氨基酸代谢池是指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
上的轻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二、问答题
9. 简述酶法测定DNA 碱基序列的基本原则。
【答案】酶法测序的基本原理是把DNA 变成在不同碱基的核苷酸处打断的四套末端标记的DNA 片段,每套DNA 片段打断的位置位于一种特异碱基。例如:一个具有pAA TCGACT 的DNA 顺序,如果一个反应能使DNA 在C 处打断就会产生pAA TC 和pAA TCGAC 两个片段;一个能在G 处打断的反应仅产生pAA TCG —个片段,因此产生的片段大小决定于碱基所处的位置。当相应于四个不同碱基产生的四套DNA 片段并排进行电泳分离时,它们产生一个可以直接读出DNA 顺序的梯形区带,即与被分析链互补的DNA 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就可以得出被测DNA 链的顺序。
10.
【答案】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什么意义?
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三个重要作用:
+(1)维持了细胞Ma 离子的平衡,
抵消了
(2
)在建立细胞质膜两侧
(3
)
在膜的内侧有离子的渗透作用; 离子浓度梯度的同时,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 泵建立的细胞外电位,为神经和肌肉电脉冲传导提供了基础。
是由两个大亚基(
亚基)和两个小亚基(
亚基)组成。亚基是跨膜蛋白,
结合位点,
细胞外侧有乌本苷()结合位点;在
亚基上有和结合
位点。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具有氧合功能,但它们的氧合曲线不同,为什么?
【答案】
血红蛋白由两条
链和两条
链组成。血红蛋白的
链和链与肌红蛋白的构象十分相似,
尤其是链。它们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氨基酸的排列顺序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三级结构十分相似。使它们都具有基本的氧合功能。但血红蛋白是一个四聚体,它的分子结构要比肌红蛋白复杂得多;因此除了运输氧以外,还有肌红蛋白所没有的功能。
如运输质子和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为S 形,而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为双曲线,S 形曲线说明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具有协同性。脱氧血红蛋白分子中,它的四条多肽链的C 端都参与了盐桥的形成。由于多个盐桥的存在,使它处于受约束的强制状态。当一个氧分子冲破了某种阻力和血红蛋白的一个亚基结合后,这些盐桥被打断,使得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引起邻近亚基的构象也发生改变,这种构象的变化就更易于和氧的结合;并继续影响第三个、第四个亚基与氧的结合,故表现出S 型的氧合曲线。
12.何为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答案】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糖异生途径则将丙酮酸转化成葡萄糖,但这两条代谢途径并非简单的逆转,因为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3个反应是不可逆的,糖异生中必须利用另外4种酶来绕行这3个能量障碍:以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绕行丙酮酸。
激酶反应,以果糖二磷酸酶反应绕行磷酸果糖激酶反应,以葡萄糖-6-磷酸酶反应绕行己糖激酶反应。另外,这两条途径的酶系分布也有所不同:糖酵解全部在胞液中进行,糖异生则发生在胞液和线粒体。
13.对于一个酶(E )催化一个底物(S )生成一个产物(P )的米氏反应:
如果其中的
(1)分别为多少?
倍,所以反应系统是个稳态系统。 (2)底物是否接近平衡或是更像一个稳态系统? 【答案】(1
)(2
)由于
14.有两种乳糖操纵子Z 基因的突变株:一种突变株(Z1)不能产生正常的β-半乳糖苷酶,但是透性酶和 转乙酰酶的合成并不受影响(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另一种突变株(Z2)也丧失了合成正常的β-半乳糖 苷酶的能力,同时其他两种酶的合成减少了 30% (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试提出上述现象的分子机制。
【答案】在乳糖操纵子之中,Z 基因(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位于y 基因和A 基因(分别编码透性酶和转乙酰酶) 的上游,通常上游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极性突变(polar mutation)。然而并不是 所有形式的上游基因的突变都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如果突变的形式是错义突变(missememutation )而不是无义突变(nonseme muta-tion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判定:
突变株是一种移框而产生的错义突变,
而突变株是因为提前产生了终止密码子可产生的无义突变。
15.某麦芽糖溶液的旋光率为+23°,测定中使用的比色管长度为10cm ,
已知麦芽糖的比旋光度
=+138°,请问该麦芽糖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代入公
式
有
:解之可得
:
16.(1)当氨基酸:Ala 、Ser 、Phe 、Leu 、Arg 、Asp 和His
的混合物在
哪些氨基酸 移向正极(+ ) ? 哪些氨基酸移向负极(-)? 进行纸电泳时,
(2)纸电泳时,有相同电荷的氨基酸常可少许分开,例如Gly 可与Leu 分开。你能解释吗? (3
)设有一个的Ala , Val, Glu, Lys和Thr 的混合液,试回答在正极( + )、负极
所以
状态)。Ala 、(一)、原点以及末分开的是什么氨基酸? 【答案】(1) Ala 、Ser 、Phe 和的pi 值均接近6, 因为pi
就是净电荷为零时的时,
这些分子都具有净正电荷(即部分竣基处于状态.
而全部氨基处于
Ser 、Phe 和Leu 均移向负极,His 和Arg 的PI 分别为7.6和10.8,且不能分开。它们移向负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