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16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23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产品内分工

【答案】产品内分工是指原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究和开发、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购组装和总装、分配和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分包在其他国家进行,由各国分别完成。这实际上是把部门内或企业内分工,移植到许多国家中实现。国际分工的这一新变化,其直接结果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了工业制成品生产大国,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将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反而成为制成品进口大国。发达国家将产品的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国际分工成为制成品制成者和技术垄断者之间的分工,高技术垄断者获取了大量商品的附加价值,而生产者只能得到廉价的加工费。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现象,正反映了国际分工新变化的实质。

2. 工人阶级贫困化

【答案】工人阶级贫困化是指整个工人阶级处于贫困状态的地位,有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表现形式。相对贫困化是指工人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下降的。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同工人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改善是无关的。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是会有所改善的,但比起资本家财富和生活消费的快速增加来说,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指工人阶级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即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资下降、失业率提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量存在,以及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方面。

3. 物质资料生产

【答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 另一方面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4. 固定资本磨损

【答案】固定资本磨损是指在核算期内,由于自然退化、正常使用、正常淘汰或正常事故损

坏而导致生产者所拥有或使用的固定资本存量现期价值下降。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一种称为有形磨损; 也就是物质磨损; 另一种称为无形磨损,也就是精神磨损。(1)物质磨损指机器、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耗。这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使用引起的磨损; 二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这种磨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称为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2)精神磨损指固定资本在它们的有效期限内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上的贬值。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 二是由于新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耗,而物质形式上没有磨损,所以称为无形磨损或精神磨损。

5. 计件工资

【答案】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而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以计时工资为基础:计件工资单位价格=一日计时工资额/一日生产的产品数。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本质上都是一样,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资本主义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

6. 食利国

【答案】食利国是指脱离生产,专靠剥削别国,特别是殖民地人民的劳动以维持生存的国家。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的坚实基础。巨额的资本输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国外利润收入。巨额的资本输出和所带来的利润,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加重了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剥削,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成了它们的债务奴隶。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今后不断吮吸世界各国人民血汗的吸血管,它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简答题

7. 有商品经济,就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吗?

【答案】有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需要有资本自由转移的条件。这种条件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时才充分具备,因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结果。

(1)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之间资本竟争的结果

在个别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不同,每个资本家都不甘心于只获得低额利润,而是要追逐高额利润。为了追逐利润,就必然要展开竞争。既在部门内部进行竞争,又在部门之间进行竞争。资本在部门之间的竞争,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进而形成平均利润。如果资本不能自由转移,那么个别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也将受到阻碍。

(2)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也离不开资本自由转移的条件

由于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同时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平均分配过程。其一,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如机械工业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额大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额。其二,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如食品工业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额则小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前者所多得的利润,正是后者所少得的部分。其三,中位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生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高位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生产价格高于价值,低位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生产价格低于价值。而市场价格则直接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但归根到底仍是以价值为基础。

可见,有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只有具备资本自由转移的条件,个别利润才能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能转化为生产价格。

8. 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中小资本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和发展,它们与大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1)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大企业在主要产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不存在了。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是多力一面的:

①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因为社会生产力存在多层次性,生产部门有多门类性,社会需求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就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独立经营,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专业性高,提交额低,因此活力较强。而且,一般来说,它们的存在对大企业也是有利的。

③从上层建筑看,资产阶级国家为了解决失业问题,保障社会安定,也采取一些支持、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

④大企业通过购销关系、承包合同、外围协作等形式,把各式各样的中小企业联结成网络,从事产品的生产与行销。这既有利于自身节约投资,也起了组织与协调众多中小企业活动的作用,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秩序与稳定性。

(2)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是一种共同存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

①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是并存着的。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就业人数以至产值上都会超过或者大大超过大企业。

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互相依存。大企业为了利用中小企业的人力和设各,避免自身“大而全”,节省自身的投资,需要发展与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协作关系; 中小企业与大公司保持联系,可在市场、技术、资金方面获得相对的保障。

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生产技术及资金协作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上的矛盾和支配与反支配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