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306西医综合[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oligomeric enzyme。
【答案】oligomeric enzyme (寡聚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绝大多数都含有偶数亚基,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结合,彼此容易分开,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大于35000。 2.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答案】葡萄糖-1-磷酸和
3. 编辑
【答案】
在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指糖原生物合成葡萄糖基供体的活性形式,由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编辑是指在基因转录产生的
编辑。
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
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
这种现象称为
4. 翻译(translation )。
5. 单纯酶、结合酶。
【答案】单纯酶是指一些只由蛋白质组成,不包含辅因子的酶; 结合酶是指结合有辅因子的酶。
6. 水解修饰(hydrolytic modification)。
【答案】水解修饰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解,一条肽链可水解为多种组分,例如P0WC (鸦片促黑 皮质素原)可被水解为多种生物活性肽。
7. 盐析。
【答案】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沉淀的现象。这是由于大量的盐离子可与蛋白质竞争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水化层的裸露的蛋白质分子易于聚集而沉淀。
第 2 页,共 30 页
【答案】翻译是指以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8. 变旋。
【答案】变旋是指吡喃糖、呋喃糖或糖苷伴随它们的和异构形式的平衡而发生的比旋光度变化。
二、问答题
9. 测定酶活力时为什么要测定反应的初速度? 并且常以测定产物的增加量为宜?
【答案】在一般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底物往往是过量的,测定初速度时,底物减少量占总量的极少部分,不易准 确检测,而产物则是从无到有,只要测定方法灵敏,就可准确测定。因此一般以测定产物的增量来表示酶促反应 速度较为合适。测初速度的另一个原因是避免产物的反馈抑制。
10.写出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名称及三字母和单字母缩写。
【答案】(1)酸性氨基酸:谷氨酸(2)碱性氨基酸:赖氨酸(4)脂肪族氨基酸:甘氨酸氨酸
甲硫氨酸
P ), 谷氨酰胺(天冬酰胺
11.依序写出三羧酸循环中的酶。
精氨酸_丙氨酸>
丝氨酸
天冬氨酸
, 组氨酸
色氨酸亮氨酸苏氨酸
半胱氨酸;
异亮氨酸
缴
脯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Phe 、F ), 酪氨酸
【答案】柠檬酸合酶、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玻珀酰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
12.是否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辅酶A? 为什么?]
合成酶、
【答案】不对脂肪酸分偶数链脂肪酸和奇数链脂肪酸,偶数链脂肪酸降解的产物是乙酰奇数链脂肪酸的最后三个碳原子是丙酰的中间产物琥珀酰
它可以羧化,经过三个反应步骤能转变成柠檬酸循环
进入三羧
另外,丙酸代谢还可通过-轻丙酸支路进行,最终形成乙酰
酸循环。
13.有一种酶E 作用底物S 产生产物P 。化合物C 是这一种酶的别构激活剂。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将酶E 的Val57突变成其他集中氨基酸残基。将野生型和突变体纯化以后,分别在有C 和无C 的条件下测定酶活性,活性分析的结果见表:
表
第 3 页,共 30 页
(1)根据突变体的数据,你认为Val57位于别构中心还是活性中心? (2)根据氨基酸的性质,解释突变如何影响到酶E 的活性?
【答案】(1)突变对酶的基础活性(无C 时)没有影响,说明Val57不是酶活性中心的一部分或者与别构中心有关。相反,在有C 时,Val57的突变对酶活性影响很大,这说明Val57的取代影响激活剂C 与别构中心的结合,进而影响到活性中心的构象和活性。
(2)Val 和Ala 都是疏水氨基酸,不带电荷,因此的功能影响不大。但Ser 和Glu 都是极性氨基酸,所以
属于保守性突变,对别构中心或
突变都能影响
到C 的结合,降低C 的激活效果,但与Ser 不同的是,Glu 既是极性氨基酸,又带电荷,故影响的效果更大。
14.己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催化己糖的磷酸化反应。当缺乏己糖时,在含有己糖激酶和
的反应途径中加入木糖,
的水解速度显著增加,解释之。
上是
而不是
当缺乏己糖时,己糖
【答案】
木糖与葡萄糖结构上的差别仅仅是激酶呈钝化构象,而且有较低的
中磷酸基的受体。
15.在有氧情况下,细胞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开始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总共将产生
个A TP :胞液中的PEP 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1个ATP ,丙酮酸进入
个ATP , 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
线粒体基质,在其脱氢酶系脱氢生成的1NADH 作用下产生完全氧化产生10个ATP 。
16.翻译过程中需要哪四种组分?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的翻译至少需要以下四种组分。 (1
)顺序。
(2)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分别协助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在起始阶段,起始因子物;在延伸阶段
,
和
参与核糖体50S 和30S 大小两类亚基与三种延伸因子参与延长肽链。此阶段还需
形成70S 起始复合参与及消耗
或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
,
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由
线性单链分
子中每相邻3个核苷酸碱基组成,代表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它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
酶活性。木糖由于结构上与酶的天然底物较接近,也能结合
到酶上,却没有进行磷酸化反应的羟甲基,常规下由羟甲基占据的位置被一个水分子占据,
充当
供能,并且包括进位、成肽和转位三个步骤的反复循环。终止阶段,当终止密码子出现在核糖体的A 位时,没有相应的氨基酰
第 4 页,共 30 页
能与之结合,此时即转入了终止阶段。释放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