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作轨迹

【答案】动作轨迹也称“练习轨迹”,是指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的路线,包括形式、方向和幅度三个方面,轨迹形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

2. 周期性训练

【答案】周期性原则是指整个训练过程按照一定的周期循环往复的进行,而每个周期都在前一个周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3. 自觉积极性原则

【答案】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的行动。

4. 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答案】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的。其主要任务是将大纲规定的各类教材的内容和时数,科学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合理安排考核项目、标准和日期。

5. 动作示范

【答案】动作示范法是指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动作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方法。

6. 体育教学方法

【答案】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7. 轨迹的方向

【答案】轨迹的方向是指在练习中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的方向,轨迹的方向是根据身体的面而确定的,身体面有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运动的轨迹方向可分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基本方向,又可分为前上、前下、左前上、左前下、以及回环等更多的方向。 8. 间歇法

【答案】间歇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下一次练习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9. 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是在( )。

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

【答案】C

【解析】在中国,“体育”一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10.日本在( )年颁布的《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是今后日本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阶段。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答案】C

【解析】1987年,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日本颁布了《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指出了方向。

11.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距离可采用( )。

A. 正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背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答案】B

【解析】侧面示范是指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

12.在学期结束时,为判断体育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 终结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过程性评价

【答案】A

【解析】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说是终结性评价。

13.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学生是( )。

A. 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和管理作用

B. 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被教师引导接受有关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C. 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D. 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答案】D

14.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 单一的

B. 多样的

C. 没有差异

D. 有差异,但不大

【答案】B

15.学校体育校验的形式( )。

A. 集体备课

B. 体育教学方法

C. 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

D. 教学对象的研究

【答案】A

16.小强度间歇训练法采用强度一般为( )。 A. B. C. D.

【答案】B

17.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中体育教材可采用(

A. 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

B. 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C. 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

D. 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答案】D

18.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 体能的评定

B. 学习态度的评定

C. 健康行为的评定

D. 授课过程的评定

【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