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611体育基础综合之学校体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课程实施

【答案】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和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是研究课程实施的焦点。

2. 社会适应

【答案】社会适应是指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能否适应社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答案】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对象和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阶段的目标,把一般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

4. 巩固提高原则

【答案】巩固提高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不断地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并逐步有所提高。

5. 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答案】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的。其主要任务是将大纲规定的各类教材的内容和时数,科学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合理安排考核项目、标准和日期。

6. 批评法

【答案】批评法是指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评价,用以克服和改正其缺点错误的一种教育方法。

7. 比赛法

【答案】比赛法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比赛偏重于竞争,往往是与某个运动项目有关。

8. 动作轨迹

【答案】动作轨迹也称“练习轨迹”,是指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的路线,包括形式、方向和幅度三个方面,轨迹形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9. 体育课程的特点之一是( )。

A. 开放性

B. 社会性

C. 合作性

D. 情意性

【答案】A

10.学校体育校验的形式( )。

A. 集体备课

B. 体育教学方法

C. 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

D. 教学对象的研究

【答案】A

11.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考核课

D. 综合课

【答案】C

【解析】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体育考核课既是对教与学的检测与反馈,更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自觉遵守体育规则与考试纪律。

12.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在制定锻炼任务、内容、方法时,必须有所区别于其他的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是( )。

A. 持之以恒原则

B. 因人制宜原则

C. 全面发展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因人制宜原则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锻炼任务、内容和方法。

13.《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1977

B.1978

C.1979

D.1980

【答案】C

【解析】197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两个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内容和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评定作了明确的规定。

14.《体育与健康》课程按新的标准来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结构体系。其标准是( )。

A. 人体机能

B. 体育功能

C. 身体素质

D. 运动项目

【答案】B

【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发展身心、培养个性、健康第一、自主锻炼,达到课内积极学习、课外自由拓展的学习效果。它打破传统分类方式,按照体育功能来重新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结构体系。

15.“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答案】B

【解析】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这一时期的武举制主要在于选拔和训练军事人才,与学校体育无太大关系。

16.在动作技能的粗略掌握阶段,其生理特点和表现为( )。

A.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精确。表现在能很准确、熟练、省力、轻快的完成动作,并能灵活自如的运用

B.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表现出做动作很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

C.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内抑制逐渐发展巩固,并初步建立起动力定型,能精确的分析与完成动作。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准确、协调和轻松起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如

D.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准确和轻松起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如

【答案】B

17.体育课的中和密度应是( )。

A. 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D. 练习强度小时大些好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