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学院园林树木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答案】“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指树木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新芽形成或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并转入休眠等。
2. 园林建设分类法
【答案】“园林建设分类法”是一种人为分类系统,总的原则是以有利于园林建设工作为目标、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它可以根据各种依据对树种进行分类,如可以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按照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按照树木的观赏类型分类等。
3. 层间植物
【答案】“层间植物”又称“填空植物”,指在热带雨林中,不能自己直立而独立形成层次,依附于各层中直立植物而正常生存的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等。
4. 品种
【答案】“品种”,这里的品种指由人工培育而成,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的某类植物,也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这类植物原来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纯属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植物分类学家均不以之作为自然分类系统的对象,但是这类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是园林、林业、农业、园艺等应用科学的研究对象。
5. 骨干树
【答案】“骨干树”指在对城市影响最大的道路、广场、公园的中心点、边界等地应用的孤赏树、绿荫树及观花树木。骨干树种能形成全城的绿化特色,一般以
干树种有:广玉兰、悬铃木、银杏等。
6. 物候期
【答案】“物候期”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某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因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7. 植物生境
【答案】“植物生境”指每一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宜自身生长发育及繁衍的自然环境,是其生活空间和其中生态因子的总和。通常将植物具体所生存于其间的小环境,简称为“生境”。
种为宜。如武汉的骨
8. 疏密度
【答案】“疏密度”又称“林分疏密度”,是鉴定林分的一个重要因子,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对林木结构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用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的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对在相同条件下的标准林分(或称模式林分)的每公顷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的十分比表示。
二、简答题
9. 城市园林中树木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树种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答案】城市园林中树木的生长环境与其自然生长环境是不同的,城市园林中树木的生长环境含有更多的人为因素,有其区别于自然环境的特点。
(1)环境特点
城市气候方面
a. 气温较高;
b. 空气湿度低并多雾;
c. 云多、降雨多;
d. 形成城市风;
e. 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f. 日照持续时间减少。
水土方面
a. 水污染相对严重;
b. 土壤肥力降低或者将盐碱化,土壤透气性差,过于坚实,污染相对严重土质较差。
③空气方面:空气质量状况较自然环境差。
人为方面:人口密集,建筑物多且高大。
(2)树木选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树木的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城市树种适应性较强,具体如街道绿化要选择容易成活适应城市交通环境,耐修剪,抗烟尘,干高枝叶密集,生长快且具有观赏性的树种;工厂区绿化应选择抗污染,能观赏树种;居民区绿化,应选择观赏价值高树种;纪念性公园应选择具有意境,营造相应庄严气氛的树种,如松树、柏的等。
10.列举两种可作为办公室或住宅建筑物垂直绿化的树种,并说明各自的适生性。
【答案】可做办公室或住宅建筑物垂直绿化的树种包括、爬山虎、常春藤、多花月季、凌霄花、五叶地锦等,下面简单举2例说明:
(1)爬山虎:适应性强,喜阴,耐寒,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适应能力很强,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生长快。对氯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强。常攀附于岩壁、墙垣和树干上。
(2)常春藤:性喜温暖、荫蔽的环境,忌阳光直射,但喜光线充足,较耐寒,抗性强,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严,但以中性或酸性土壤为好。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严,以中性和微酸性为最好。
11.树木花芽分化主要分几个时期:花芽分化有几个类别?
【答案】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生成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这种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也有指包括花芽形成全过程的,即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起,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称为“花芽形成”。树木花芽分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花芽分化是指形态分化。广义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1)花芽分化的时期
根据花芽分化的指标,可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生理分化期:是指芽的生长点内部转向分化花芽发生生理代谢变化的时期,据果树研究,生理分化期约在形态分化期前1〜7周。生理分化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也称“花芽分化临界期”。
开多态分化期:是指花或花序的各个花器原始体的发育过程。一般又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a. 分化初期:因树种稍有不同,一般于芽内突起的生长点逐渐肥厚,顶端高起呈半球体状,四周下陷,从而与叶芽生长点相区别;从组织形态上改变了发育方向,即为花芽分化的标志,此期如内外条件不具备,也可能退回去。
b. 萼片原基形成期:下陷四周产生突起体,即萼片原始体,达此阶段才可肯定为花芽。
c. 花瓣原基形成期:于萼片原基内的基部发生突起体,即花瓣原始体。
d. 雄蕊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始体内基部发生的突起,即雄蕊原始体。
e. 雌蕊原基形成期:在花原始体中心底部发生的突起,即为雌蕊原始体。
花器与性细胞形成期:在花芽各原基分化之后,还要进一步分化与完善,形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些花器官和雌雄蕊中的性细胞。
(2)花芽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开始时期和延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树种与品种、地区、年龄等的不同而异。根据不同树种花芽分化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夏秋分化型:绝大多数早春和春夏间开花的观花树木,它们都是于前一年夏秋(6-8)月间开始分化花芽,并延迟至9〜10月间,完成花器分化的主要部分。如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及其观花变种,如海棠花类、榆叶梅、樱花等,此外还有迎春、连翘、玉兰、紫藤、丁香、牡丹等,在北京大致在枣树花开放以前的花木多属此类。还有常绿树中的枇杷、杨梅、山茶(春季开花的)、春鹃等。但也有些树种,如板栗、柿子分化较晚,在秋天还只能形成花原始体,还看不到花器,延续的时间更长些。
冬春分化型:原产暖地的某些树木,一般秋稍停长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花芽逐渐分化与形成;如龙眼、荔枝,而柑橘类。柑、橘、柚在分布区常从12月至次春期间分化花芽,其分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