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年周期
【答案】“年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不同类型的植物年周期长短不同。春播一年生植物在一年内完成生命周期;它的年周期就是生命周期。
2.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答案】“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指树木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新芽形成或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并转入休眠等。
3. 花相
【答案】“花相”指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园林树木的花相,从树木开花时有无叶簇的存在而言,可分为两种形式:“纯式”和“衬式”。前者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谓纯式;后者则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谓衬式。
4. 中性植物
【答案】“中性植物”指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最好,但亦有不同程度的耐阴能力,在高温干旱时在全光照下生长受抑制的植物类型。本类植物的耐阴程度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中性植物包括偏喜光植物与偏阴性植物。
5. 多浆植物
【答案】“多浆植物”是指体内因有薄壁组织形成的储水组织而含有大量的水分,因而能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的植物类型。根据储水组织所在的部位,又可分为肉茎植物和肉叶植物。多浆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点是:
茎或叶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而多肉。
茎或叶的表皮有厚角质层,表皮下有厚壁细胞层,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
大多数种类的气孔下陷;气孔数目不多。
根系不发达,属于浅根系植物。
细胞液的渗透压很低,为5〜7个大气压。
6. 植篱
【答案】“植篱”又称为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起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作用的一类树种。按照特点可分为:花篱、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等几类。
7. 植物群落
【答案】“植物群落”指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一定的外貌及结构与环境形成一定相互关系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8. 叶幕
【答案】“叶幕”指相对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园林树木的叶幕,随树龄、整形、栽培目的与方式的不同,其叶幕形成和体积也不相同。
二、简答题
9. 松科与杉科树木之间有何区别?
【答案】松科与杉科树木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10.举例说明木兰科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答案】木兰科植物花色艳丽,花香怡人,树姿优美多态,树叶、聚合果亦各局特色,是一类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园林、庭园绿化树种,素有“玉香海”的美称,在环境绿化上的应用以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木兰科植物种类繁多,其园林观赏特性在大同之中又散发着各自的异彩,如远观金黄一片的金叶含笑,满树纯白、香气袭人的深山含笑,青翠欲滴的乐东拟单性木兰,花红灼灼耀眼的红花木莲,叶形奇特似马褂的鹅掌楸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下面简单举例说明:
(1)玉兰:玉兰花大、洁白而芳香,是中国著名的早春花木,因为开花时无叶,故有“木花树”之称。最宜列植堂前,点缀中庭。民间传统的宅院配植中讲究“玉棠春富贵”,其意为吉祥如意、富有和权势。所谓玉即玉兰、棠即海棠、春即迎春、富为牡丹、贵乃桂花。玉兰盛开之际有“莹洁清丽,恍疑冰雪”之赞。如配植于纪念性建筑之前则有“玉洁冰清”象征着品格的高尚和具有崇高理想脱去世俗之意。如丛植于草坪或针叶树丛之前,则能形成春光明媚的景境,给人以青春、喜悦和充满生气的感染力。此外玉兰亦可用于室内瓶插观赏。
(2)含笑:含笑为著名芳香花木,适宜在小游园、花园、公园或街道上成丛种植,可配置于草坪边缘或稀疏林丛之下,使游人在休息之中常得芳香气味的享受。古人曾有诗谈到它的芳香:“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除供观赏外,花亦可熏茶用。
(3)鹅掌楸:鹅掌楸树形端正,叶形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花淡黄绿色,美而不艳,最宜植于园林中的安静休息区的草坪上。秋叶呈黄色,很美丽。可独栽或群植,在江南自
然风景区中可与木荷、山核桃、板栗等行混交林式种植。
11.冬青科与卫矛科的主要区别?
【答案】冬青科与卫矛科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12.落叶树的物候期分几个时期?
【答案】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某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由于温带地区的气候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四季,所以,温带落叶树木的物候季相变化尤为明显。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即从春季开始萌芽生长,至秋季落叶前为生长期;树木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为适应冬季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处于休眠状态,为休眠期。在生长期和休眠期之间,又各有一个过渡期,即从生长转入休眠期和从休眠转入生长期。现将落叶树木物候的4个时期分述如下:
(1)休眠转入生长期
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即自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C 以上起,到芽膨大待萌时止。树木休眠的解除,通常以芽的萌发作为形态标志,而生理活动则更早。树木由休眠转人生长,要求一定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2)生长期
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即包括整个生长季,这一时期在一年中所占的时间较长。在此期间,树木随季节变化,会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结实等,并形成许多新器官(如叶芽或花芽等)。萌芽常作为树木生长开始的标志;其实根的生长比萌芽要早。每种树木在生长期中,都按其固定的物候顺序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3)生长转人休眠期
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在正常落叶前,新梢必须经过组织成熟过程,才能顺利越冬。早在新梢开始自下而上加粗生长时,就逐渐开始木质化,并在组织内贮藏营养物质。新梢停长后这种积累过程继续加强,同时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枝干的加粗等。结有果实的树木,在采、落成熟果后,养分积累更为突出,一直持续到落叶前。
(4)相对休眠期(自然休眠,被迫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