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6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答案】(1)意识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人脑在劳动中不断进化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能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2)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义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①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

②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

③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指向性和功能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在意识活动中不可能截然分开。

2. 如何认识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答案】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

①表现的阶级属性和服务的对象上,现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是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是无产阶级。

②反映的理论实质上,现代西力一哲学尽管流派纷呈,各个流派之间也存在争论和斗争,但它们都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前提,以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为对象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2)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①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不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把斗争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进行歪曲、攻击。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对这些歪曲和攻击加以揭露和批判。

②现代西方哲学对有些哲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提供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思想资料,这些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一定要认真研究,

并批判地加以吸取。

3. 整体和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另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各个部分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另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③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联系或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需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个体主义和分散主义。同时还要考虑和照顾到局部,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重要作用,反对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的绝对的整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立足整体,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4. 为什么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大?

【答案】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为重大原因在于:

(1)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它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因而是整个认识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

①理性认识需要检验

毛泽东指出:“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要检验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唯一的途径就是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②理性认识需要发展

一方面,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发现理性认识的不足,纠正理性认识的偏差,使理性认识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是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只有从实践中汲取新的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

(2)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实践本身的要求,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必然归宿。

①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需要理论指导。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要是认识不致仅仅停留在观念形态的理论上,要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也必须由理性认识

能动地飞跃到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认识辩证过程中的第_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5. 如何认识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答案】阶级是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仟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必然消灭。在阶级完全消灭以后,国家也会消亡。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

在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1)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其实,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国家消亡,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消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完成剥夺者、镇压剥削者反抗、迅速发展生产力、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历史任务以后,将失去作用,自行消亡。对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因为反动资产阶级不愿自动放弃政权,反而用它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把它推翻。

(2)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这种观点,一方面来自无政府主义,一方面来自反动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国家、一切权威,叫喊要把废除一切国家作为社会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反动资产阶级借口马克思主义讲过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是不可能有阶级的消亡和国家的消亡的,因为资产阶级是不会甘愿灭亡的。

6. 价值评价的标准

【答案】价值评价的标准是指主体评价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尺度。人们对事物的评价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价值的本质规定了人的需要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评价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的需要不同。

(1)原则

在人的价值的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①质与量的统一

人的价值评价具有质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就是指人的活动结果的性质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质的规定性主要是判断人的贡献的有无,量的规定性主要是指人的贡献的大小。在人的价值评价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②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人的活动动机和活动效果之间既可能一致,也不可不一致。对人的价值评价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

③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要注意其物质贡献,人向社会所贡献的物质财富是他的价值的最直接的表现,但还应注意他在道德等精神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