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

A. 发现性

B. 接受性

C. 间接性

D. 方向性

【答案】B

2.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 教师的主导教学

B. 独立完成作业

C. 家庭作业

D. 个别课堂练习

【答案】A

3.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 言语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表象直观

【答案】A

4.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A. 教师随堂评价

B. 教师自编测验

C. 随常考试

D. 课堂提问测验

【答案】B

5. 桑代克认为两岁儿童看到一块糖时说“糖”这个字,表明两岁儿童形成的联结是(

A. 动物式的刺激——反应直接联结

B. 抽象的联结

。 )

C. 观念的联结

D. 选择性联结

【答案】C

6. 规则是用( )来表达的。

A. 语言

B. 词和同组

C. 言语命题或句子

D. 生产式

【答案】A

7.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 准备律

B. 刺激律

C. 失败—成功律

D. 成功—成功律

【答案】A

8. 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B. 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C. 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 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答案】C

9. ( )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埃里克森

【答案】A

10.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

A. 水下击靶实验

B. 幼儿取糖果实验

C. 小鸡啄米实验

D. 知觉训练迁移的实验

【答案】D

二、简答题

11.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在每一阶段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答案】操作技能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处于不同的技能学习阶段的个体,其操作表现的特征是不同的。针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1)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

①操作的定向

操作的定向是指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有了这种定向映象,学习者在以后实际操作时就可以受到该映象的调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②操作的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的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操作技能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即只有实际地做出合法则的活动时,才能算是掌握了操作技能。通过模仿,把知转变为行,将头脑中各种认识与实际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

③操作的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学习者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但大部分的复杂的操作技能,不仅要准确地做出每一个操作动作,而且还应掌握各动作间的动态联系,而这种动态联系在模仿阶段难以实现。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④操作的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一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2)每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①操作定向阶段

a. 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1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即准确而清晰的定向映象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实际的操作活动,去做这样或那样的动作,注意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