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612教育技术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computerbasededucation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

2. 网络教育

【答案】网络教育又称为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3. 信息

【答案】信息,指音讯、消息,是一个抽象概念,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它随人类社会的演变而相应的扩大或收缩,总的来看信息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可以断定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范畴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一个概念,信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义的局面。一般来说,与信息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词语包括约束(constraint ), 沟通(communication )、控制、数据、形式、指令、知识、含义、精神刺激、模式、感知以及表达。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4. portfolio assessment

【答案】中文为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5.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

管理策略

6. 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队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7.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答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8. 量规

【答案】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日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准确度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任务是以非客观性的方式呈现,量规的应用也就日渐得到重视。

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9. 虚拟教室

【答案】虚拟课堂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音视频授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培训的学习效果,更是满足了用户大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网络培训体系。其系统基础主要由课件制作工具、实时互动课堂、课件点播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网关构成。在这方面,展视互动虚拟直播课堂技术走在行业前沿,能够轻松实现超万人实时在线培训、学习互动与交流。

10.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简答题

11.请你淡谈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答案】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评价是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当前,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技能性非客观题进行测评己经成为当前计算机辅

助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下面是我对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的一些看法。

(1)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

当前,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研究的最主要的成果是提出了技能性非客观题自动阅卷系统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信息模型、系统建模、形式化描述、推理机制、综合评价、信息获取技术等,以及相应的产品,包括IT 技能测评系统iTAS.IT 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 等。

(2)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研究的方向

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研究应遵循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方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系统。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清景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提出的教学设计的四大原则: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化。

12.简述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1)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

①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

a. 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是1919年开始有人开始运用幻灯进行教学。陈友松和戴公亮建议从视听教育手段中选取效果较好、需要用电的四种媒体,即幻灯、电影、播音、电视归为一类,并将采取这类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称为电化教育;

b. 我国较为正式地使用电化教育一词始于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以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陆续正式使用电化教育名称,并推广沿用至今。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

②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

学习、研究AECT'94后,教育技术的几种有影响的定义

a.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b.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c.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

③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的扩展内容

a. 强调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b. 把研究对象由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扩展为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

c. 强调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优化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