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5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决策

【答案】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是: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决策不同,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此,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机关之外的某些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照宪法、法律规定或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后,亦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即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之外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都需要通过行政决策加以解决。而其他决策,如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等,其内容主要限于各自的内部事务,一般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事务。

(3)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利益,它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依据党的路钱、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而制定。因此,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2. 行政伦理

【答案】行政伦理又称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调整国家公务员与社会、行政机构之间,国家公务员系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含义包括:

①行政伦理取决于现代民族一国家中政治一行政的紧密关联性,国家意志的执行和国家意念的表达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行政伦理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伦理。

②就行政主体的有机构成讲,公共行政伦理由行政组织伦理和行政人员伦理构成。

③在行政伦理的规范表现形式上,行政伦理由主观伦理意识、习俗化的伦理规则和制度化伦理法则等构成。

3. 信息资源

【答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信息资源仅指信息内容,是限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图形、图

像、电子信息等。信息资源狭义的理解,突出了信息本身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广义信息资源以信息本身为核心,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各要素的总称。广义信息资源概念把信息活动各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这更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狭义与广义信息资源概念的关键区别在是否将与信息有关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体制也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信息内容、信息内容的表达和组织方式、及其表达所依附的载体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是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

4. 物资管理

【答案】物资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对本部门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物资管理包括:①日常管理。包括计划、采购、验收、登记、检查、评比、移装、调度、封存、信用、改造、折旧、报废、统计与事故处理等方面。②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各类物资设备,不但要管好,还要用好,管好是为了用好。③检查与检修管理。物资设备会因长期使用而引起损坏。要使其功能得到恢复,就需要及时检查与修理。④物资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物资设备的改造,是将科技的新成果应用于现有设备,从而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5. 行政信息利用

【答案】行政信息利用是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意识地利用行政信息实现自身的需求、解决各自问题的过程。信息利用主体非常广泛、目的非常明确,利用的结果就是实现行政信息的价值。行政信息利用的着眼点是利用效率、利用水平、利用过程的评价和维护等。行政信息的使用价值由信息的真实度、时效性和适用性构成。根据行政信息利用的主体及其信息需求的不同,信息的利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社会利用、组织利用和个体利用。

二、简答题

6. 简述完善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

【答案】新闻发布是一种两步传播法,通过记者向公众转达政府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工作情况,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1)保持政府消息来源畅通。政府新闻工作机构首先要消息灵通,要与政府内部各机构、与新闻单位以及社会上各类企事业组织的公关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获取第一手可靠消息。

(2)做好新闻分析综合工作。对社会舆论的敏感问题,如治安、交通、环保、物价、水电、气象等消息,及时做好综合分析工作,并与有关部门保持热线联络,随时一加以核实、调整; 涉及授权范围外的重大消息,应及时报告主管的行政首长; 常规性的信息也应及时通报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

(3)随时回答新闻界的咨询。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后,政府新闻工作机构成了政府消息的权威来源,新闻界查询、咨询的焦点。必须保证这条权威渠道畅通无阻,随时为新闻界提供新闻资料、图片及有关消息的核实与查询,并接待好海内外来访的记者。

(4)例行的新闻发布。政府一级的公关工作应建立例行的新闻发布制度。这种新闻发布是定期的(如每周一次),由政府新闻处官员实施,可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公告形式进行,以“发布”和“告知”为主,不一定需要回答记者的问题,时间比记者招待会简短。例行发布会常被派发新闻通稿所代替。

(5)专题的记者招待会,遇到较重大的议题,需要举行专门记者招待会,这是政府公关工作的重要形式。与例行发布会不同,记者招待会一般都有专门集中的议题,一般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一般由较高层次官员(甚至是政府首脑)出面,小仅向记者发布消息和提供文字资料,而且安排较长时间的“答记者问”,有比较充分的现场交流。有的记者招待会还准备饮品或酒会,提供自由采访的场合。

(6)安排专访。就重大议题,邀请或安排有特别影响力的媒体作独家采访,对高层官员作深度访问。政府新闻官员要为专访做好准备和安排。

总之,只有在完善新闻发布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新闻发布工作才能起到原有的效果。

7. 试比较分析西方国家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案】(1)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承担政治责任,任期随着选举的胜负而进退; 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不随政党进退,实行职务常任。

②强调政治中立。政治中立是指事务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坚持政治中立有利于公务员以超脱党派斗争的公正态度处理公共事务,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秩序。

③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事务类公务员的产生都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形式,所谓“凡进必考,,。按考试成绩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择优录用。

④实行功绩制原则。以公务员工作实绩和能力作为公务员工资、待遇和级别升迁的依据。 ⑤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①不搞政治中立。党管干部是中国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组织路线的体现。因此,与西方国家公务员的“政治中立”截然小同,我国公务员法体现为按党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原则,对国家公职人员按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不是为了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对政府人事管理的领导。党管十部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党制定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通过考察优秀党员向各级政权机关推荐和确定领导人员; 党通过各级党组织对公务员中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其他素质,并使他们依法办事、廉洁奉公; 由党组织通过特定的机构负责对公务员管理的部分事务。而公务员则必须坚决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②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进行分类,把公务员分为领导成员与非领导成员两部分,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个类别,分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不同的任用方式,同时又实行统一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