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之市场营销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营销者
【答案】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也可以是买方。当买卖双方都表现积极时,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将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
2. 生产者市场
【答案】生产者市场是指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于制造其他产品或服务,然后销售或租赁给他人以获取利润的单位和个人。组成生产者市场的主要产业有工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公共事业、银行业、金融业、保险业和服务业等。
3. 国际市场营销
【答案】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跨越国界,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营销行为和过程。换言之,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一国的企业跨越了本国国界,以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定价、分销、促销活动,通过主动交换以满足需求、获取利润的行为和过程。具体说来,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包括:
①国际市场营销的主体,是各种类型的国际市场营销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国际性服务公司、进出口商等;
②国际市场营销的对象,是国际区域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国际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
③国际市场营销的客体,是产品和服务:
④国际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利润。2. 间接出口答:间接出口是指利用本国中间商向国际市场出口产品,是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最常见的方式。
4. 服务质量
【答案】服务质量是在服务的效用及其对顾客需要的满足程度的综合表现。服务质量同顾客的感受关系很大,可以说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的预期质量同其实际感受的服务水平或体验质量的对比。技术质量技术质量是指服务过程的产出,即顾客从服务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 对此,顾客容易感知,也便于评价。
5. 中间商品牌
【答案】中间商品牌是指企业将其产品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使用自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
6. 营销分析系统
【答案】营销分析系统是企业以一些先进技术分析市场营销数据和问题的营销信息子系统。完善的营销分析系统通常由资料库、统亡}库和模型库三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
7. 试述服务定价的特点及主要定价力一法。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就是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各种有关物质产品定价的概念和方法,基本上都适用于服务产品定价。由于服务的差异性和无形性特征,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定价的策略性、灵活性要大得多。
(1)客观定价法
不论顾客种类,先设定服务单价,如每小时服务价格是多少。这种定价法的前提条件是,该项服务可以被分割,通常根据经验或市场价格水平来确定。其优点是适应固定方式的服务,易于计费,顾客心中有底; 缺点是不能反映顾客对价格的感受,固定的价格有时对某些顾客过于昂贵,对另一终顾客又被当成档次过低的服务,从而降低竞争力。
(2)主观定价法
根据顾客对服务的感觉价值和接受程度,结合客观因素制定和调整服务价格。这些因素有:服务效率的估价; 企业的经验和能力; 企业的知名度; 服务工作的类型和难度; 服务的便利性; 额外的特殊费用及加班费; 市场价格水平等。对于趋近于艺术化的服务来说,服务对象和服务状况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价格的主观定价法有其适应性。
(3)利润导向定价法
利润最大化是服务企业的定价目标之一。利润最大化决定了定价必须高于总成本,成本应是定价的最低限。当价格在成本基础上逐渐增加时,利润水平将得到提高,直到出现很大的市场阻力时为止。市场或顾客能否接受,应是定价的上限。价格过高,顾客会寻找替代品,导致服务需求和盈利水平下降。当然,服务定价过低,会影响顾客低估服务质量,故服务定价除考虑成本、利润因素外,也不可忽视服务形象的重要性。
(4)成本导向定价法
依据服务成本决定价格,主要优点是简单明了,适应需求状况,保持合理利润水平。当需求旺盛时,价格显得较为公道; 当需求平淡时,价格可合理降低。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准变动成本在一定产出水平上的总和。固定成本指不随产品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建筑物、服务设施、维修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 变动成本指随服务产出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临时雇员工资、水电费、邮寄费等; 准变动成本既同顾客人数有关,也同服务产品数量有关,如清洁服务场所费用、员工加班费等。服务的类型、顾客人数和对额外设施的需求程度,对不同产品成本的影响差异性较大。属于政府管制的价格,一般按照总成本加合理利润制定服务价格。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也可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实行边际成本定价法,争取在价格中有一定的边际贡献(价格减边际成本后的余额)即可。
(5)竞争导向定价法
包括通行价格定价和主动竞争型定价。前者指以该种服务的市场通行价格作为定价的基础,避免价格战,平均价容易为顾客所接受,企业也可获得适度利润; 后者则是为了维持或增加市场占有率而采取进取性定价。
(6)需求导向定价法
以质量和成本为基础,着眼于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适度调整变动价格。
8. 企业应怎样进行市场定位?
【答案】差别化是市场定位的根本战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产品差别化战略
产品差别化战略是指从产品质量、产品款式等方面实现差别。寻求产品特征是产品差别化战略经常使用的手段。某些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某一企业掌握了最尖端的技术,并率先推出具有较高价值和创新特征的产品,它就能够拥有一种十分有利的竞争优势地位。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有效性、耐用性和可靠程度等。产品质量与投资报酬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即高质量产品的盈利率高于低质量和一般质量的产品,但质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顾客需求量开始递减。另外,产品款式是产品差别化的一个有效工具,对汽车、服装、房屋等产品尤为重要。
(2)服务差别化战略
服务差别化战略是指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质服务。企业的竞争力越能体现在顾客服务水平卜,市场差别化就越容易实现。如果企业把服务要素融入产品的支撑体系,就可以在许多领域建立其他企业的“进入障碍”。因为服务差别化战略能够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保持牢固的顾客关系,从而击败竞争对手。
强调服务战略并没有贬低技术质量战略的重要作用。如果产品或服务中的技术占据了价值的主要部分,则技术质量战略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竞争者之间技术差别越小,这种战略作用的空间也越小。一旦众多的厂商掌握了相似的技术,技术领先就难以在市场卜有所作为。
(3)人员差别化战略
人员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聘用和培训比竞争者更为优秀的人员以获取差别优势。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员工应具有以下基本的素质和能力:
①能力。具有产品知识和技能;
②礼貌。友好对待顾客,尊重和善于体谅他人;
③诚实。使人感到坦诚和可以信赖;
④可靠。强烈的责任心,保证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
⑤反应敏锐。对顾客的要求和困难能迅速反应;
⑥善于交流。尽力了解顾客,并将有关信息准确传达给顾客。
(4)形象差异化战略
形象差异化战略是指在产品的核心部分与竞争者类同的情况下塑造不同的产品形象以获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