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听力理解 图式理论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信息处理

  摘要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急需大批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专业人才。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在于要学以致用,就是为了能听懂,能交流。因此,作为一项接收性技能,“听”被传统地列为语言四大技能即听、说、读、写的首位是颇有道理的。因此,怎样搞好外语听力教学日益成为广大外语教师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正是在这种局面下进行听力研究的课题。该论文要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利用图式理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怎样利用图式理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针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行的方案。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听力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听力理解是被潜在的文化背景图式所控制的一个过程。听力理解是对语音符号组成的信息流接收并做出反应与反馈的过程。根据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里弗斯和M.坦珀尔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超过读写,这足以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传统的教学强调读写,而忽视了听说,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广泛的对外交流使“听”这一技能在外语运用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听力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具备成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的能力。听力教学的理论背景。图式是学习者以往习的背景知识的构架,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内在结构,是被组织起来的一簇概念:图式涉及通用知识,它可以用来表示事件、物体等。图式听力理解是在“信息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图式理论”主要涉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处理方式。“自下而上”是由刚进入认知理解系统的具体信息启动,这些具体信息激活最具体,最低层的图式,理解过程从最具体,最低层的图式开始,这样从具体到抽象自下而上进行。相反“自上而下”从高层次的图式和背景知识开始,来预测、 推测、 筛选 、吸收或同化输入信息,形成抽象的结果。此外听力教学的过程中还涉及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选取适当的听力素材,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与设计完美的教学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创造依据图式理论听力的原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去参与,去交流,去分想,去体验快乐。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图式理论去组织教学活动并寻找适当的听力素材。    提高听力理解的策略。首先应当树立起学生的听的信心,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充分利用广播等媒体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依据图式理论选取合适的听力材料。针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较差,教师刚开始应选择较容易的和真实材料,并涉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处理方式的材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和提高其能力。    设计完美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地设计听力前的活动,听力中的活动和听力后的活动。教师应该明确听力的目的并设计听力前的小组讨论活动,学生要根据标题和图片去预测听的内容。在听力中的活动主要体现学生去扑捉信息和听写要点。在听力后的活动中,主要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图式理论去完成听力活动。并组织听后的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树立学生听的自信。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畏惧心理和焦虑情绪。选取适当的听力素材,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分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题的难度因人而异,让每一位学生都分享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听的自信。     在实验阶段,教师开展以电教设备、多媒体、网络为手段的辅助教学活动。播放电视、电影中的英语专题节目,让学生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外国语言。学生利用电脑和网络,可以为听前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视野。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使课堂更直接、更生动、更形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图式理论的确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弥补了传统课堂听力教学的不足,使课堂成了学生活动的舞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推断预测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思维潜能,实现了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听力理解    图式理论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