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专业综合之管理会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趋势预测分析法

【答案】趋势预测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过去历史的、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销售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按时间数列找出销售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趋势,由此来推断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假设事物的发展将遵循“延续性原则”,事物的发展是可以预测的。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和二次曲线法等分析法。

2. 缺货成本

【答案】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 作业中心

【答案】作业中心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作业中心既是成本汇集中心,也是责任考核中心。

4. 安全边际

【答案】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或者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这一差额表明企业的销售量在超过了保本点的销售量之后到底走了多远。或者说,现有的销售量降低多少,就会发生亏损。

5. 预计资产负债表

【答案】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预算期末各账户的预计余额,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据此了解到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企业不良财务状况的出现。

二、简答题

6. 简述其他综合收益及其具体内容。

【答案】(1)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2)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扣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若是损失,则做相反分录。

②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例如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和公允价之间的差额。

③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企业将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④在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份额的变动。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按照持股比例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増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⑤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现金流量套期产生的利得,属于有效套期的,应按利得借记“套期工具”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反之,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⑥外币报表折算为本位币报表时形成的外币折算差额。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采用外币做为记账本位币的子公司,需要将外币折算为本币。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7. 利润中心是如何进行业绩评价的?

【答案】利润中心是组织中对实现销售以及控制成本负责的一个部门。对利润中心工作业绩进行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包含毛利、部门贡献毛益和营业利润三种不同层次的收益形式。

作为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毛利包含了利润中心管理者所能控制的销售收入和销售产品成本两个因素。此外,由于这一指标不包含经营费用因素,所以能够促使各部门管理者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同时,也必须注意由于毛利增加而引起的经营费用的增加。如果营业费用大幅度增加,会使企业净收益减少,违背了目标一致性原则。

部门贡献毛益将各部门可以影响和控制的一部分费用记到各部门的账上,这样,如果费用减少,既有利于企业利润中心毛益增加,也有利于企业净收益的増加,保持了利润中心与企业总目标相一致。

营业利润是在部门贡献毛益上减去各部门应负担的全部营业费用以后的余额,对于不能直接确认的间接费用,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比例进行分配。在得到各利润中心的实际责任利润后,要与责任利润预算进行比较,确定责任利润的增收或减收,并进一步分析增收或减收的原因,从而提高利润中心的业绩。在分析过程中,通常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利润的销售数量、价格、销售品种结构等因素分别讨论。

8. 简述管理会计应遵循的工作程序。

【答案】管理会计在履行职能、完成管理会计工作中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其程序如下:

(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和评价。

(2)计量,即以货币度量或其他度量单位对己发生的或有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进行数量的确定。

(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 (4)分析,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评价和确定。分析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通过对内外环境的了解和各影响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把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定性分析则主要应用管理者的经验,进行管理会计活动。

(5)编报与解释,即以适当的表格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

(6)传递,即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当局或其他信息需求者,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9. 联产品生产是怎样决策的?

【答案】联产品在分离后继续加工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称为可分成本。联合成本是沉没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可分成本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1)应进一步加工

(2)分离后即出售

10.“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一个基本理论基础是,这样一个目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因此能实现社会经济财富最大化。”请简要评价这一观点。

【答案】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体现出以下优点:(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因为现金流量获得时间的早晚和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2)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3)股东财富最大化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因为股票价格是对每股股份的一个标价,反映的是单位投入资本的市场价格。

但是,随着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及一些损害利益相关者事件的发生,出现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观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观点的持有者认为,企业不能单纯以实现股东利益为目标,而应把股东利益置于与利益相关者(如借款人、国家、管理者、员工、供应商等)相同的位置上,即要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但是,也有人认为: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并不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恰恰相反,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