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之管理会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会计分期假设
【答案】会计分期假设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时间范围的规定,即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
2. 现实标准成本
【答案】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
成本,最切实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力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量的标准。
3. 成本差异账户
【答案】成本差异账户,是指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而另设置的反映各个成本差异的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4. 零基预算
【答案】零基预算,即“以零为基础编制的计划和预算”,主要适用于对各项费用的预算。其主要特点是各项费用的预算数完全不受以往费用水平的影响,而是以零为起点,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按照各项开支的重要程度来编制预算。
零基预算要求对各个业务项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逐个进行估算,并说明其经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分配预算经费。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零基预算以零为起点,避免了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对预算期费用预算的影响,因此具有能够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减少资金浪费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较难分辨其产出的服务性部门。但是,零基预算的方案评级和资源分配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
5. 投资中心
【答案】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发生成本又能取得收入、获得利润,还有权进行投资的责任单位。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不仅要对责任成本、责任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的收益负责。投资中心应拥有完整的或较大的生产经营权,实际上相当于独立核算的企业,或总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或分厂等。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有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
(1)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是投资中心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和该期的投资占用额之比。该指标是全面评价投资中心各项经营活动、考评投资中心业绩的综合性质量指标,它既能揭示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水平,又能反映资产的使用效果。投资中心管理层在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成功引进新产品等方面负有责任,其原因在于他们要负责确定公司的战略防线。
(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预期最低收益的部分。
剩余收益和投资报酬率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剩余收益弥补了投资报酬率的不足,可以在投资决策方面使投资中心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取得一致,并且剩余收益允许不同的投资中心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总之,投资中心可以看作有投资决策权的利润中心,其权责高于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
二、简答题
6. 考核评价指标从利润率到利率收益,直到EVA 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利润率是基于利润的业绩考核与评价指标,由于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收入和经营成本、费用的差额,反映了当期经营活动中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但是由于利润是根据会计报表信息直接计算出来的,而会计报表的编制受到会计制度的约束,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并且利润的计算没有扣除公司权益资本的成本,导致成本计算不完全,因此无法准确判断企业为股东创造的财富数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而剩余收益评价指标是根据企业获得的利润,扣除其净资产占用额(或投资额)按照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预期最低收益的部分。
EV A 评价指标也充分考虑到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它可以提供一种可靠的尺度来反映管理行为是否増加了股东财富,以及增加股东财富的数量。企业EV A 持续地増长意味着公司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加和股东财富的増加,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7. 为什么说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丧失了决策的相关性?
【答案】在变化了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会歪曲成本信息甚至使成本信息完全丧失决策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或服务方面采用单一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有助于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改变。
(2)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间接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必然会导致生产数量多的产品要负担较多的间接费用,而生产数量少、批量小的产品则负担较少的间接费用。显然,这种分配方式在假定间接费用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前提下是合适的。而在现代制造业中,产量只是引起间接费用发生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甚至不再是主要原因。
(3)成本计算方法的决策相关性还表现在确定系统化考核指标上。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虽然也
有科学的责任会计系统和标准成本计算方法等与之相适应来实现这一目标,但这些方法在成本性态上缺乏必然的联系,这也要求采用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法来实现这些方法的融合。
8. 不可比产品成本预测有哪些特点?
【答案】不可比产晶是指企业以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的产品,其成本水平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因而不能像可比产品那样通过采用下达成本降低指标的方法控制成本支出。预测时主要采用的三种方法及其特点如下:
(1)技术测定法是指在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根据产品设计结构、生产技术条件和工艺方法,对影响人力、物力消耗的各项因素进行技术测试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比较科学,但工作量较大,对品种少、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可以采用。
(2)产值成本法是指按工业总产值的一定比例确定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耗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成本体现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耗费,而产值则以货币形式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成果。该方法不太准确,但工作量小,比较简便、易行。
(3)目标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价格构成来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同类市场调查、确定一个合适的销售价格和目标利润。该方法比较简单易懂,但如果市场调查有偏差,那么预测值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9. 管理会计的现金流量与财务会计区别?
【答案】(1)核算范围不同。管理会计中的现金流量主要是对投资项目的决策而言的,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 财务会计中的现金流量是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是狭义的现金流量。
(2)构成内容不同。管理会计中的现金流量按流出和流入不同分别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等建设投资。财务会计中的现金流量则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部分编制,对一些具体项目做特殊处理。
(3)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中现金流量的计算针对于一个项目,而财务会计中的计算针对于一个会计期间。
(4)信息披露不同。会计准则要求遵循实现现金流量原则,一次列出该会计年度发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并以年度会计报表形式提供给相关使用者。
(5)对利息费用的处理不同。管理会计中认为利息费用不属于现金流出;财务会计中把向债权人支付的借款利息作为现金流出。
10.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为什么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答案】货币的时间价值,实际上可以被理解为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由于资金作为一项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投入到某一方面使用后,就无法同时再用于其他方面,即失去了其他方面的投资机会。如果投资其他方面可以得到10%的效益,那么投资于该方面至少应获取大于10%的效益,以弥补放弃投资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可见,承认并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