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镜花缘》是清代中期李汝珍的一部经典小说,它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但在古典小说退潮的黯淡时期,它还是光彩夺目的。小说的前半部分是其精华所在,作者借助古书和自己的想象,在讽刺和批判中描绘了一个神幻的世界,寄托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作者的海外游历从君子国始,至轩辕国终,综观整部小说中所展现的理想社会,我们可以得出作者理想的社会模式是儒家推崇的大同社会。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镜花缘》这一文本的研读来分析论述作者理想社会的构想,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镜花缘》的研究现状以及儒家理想社会的模式。由于《镜花缘》的思想内容十分庞杂,所以学界关于《镜花缘》的研究也从多个方面进行,对它的女性问题、归类问题、创作心态等问题都有很详细的研究,而对于它的理想社会的研究尚有不足,所以本文主要将《镜花缘》的理想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它的价值。对于儒家理想社会模式的分析,主要根据儒家经典记载来展现大同社会的面貌特征,它所展现的特征是在共有制的基础上,人人受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而这样的大同社会是以孔子的“仁”、“礼”思想为基础,并体现在道德和政治这两个层面上。
第二部分着重从政治和道德两个层面来分析《镜花缘》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展现。政治上,主要从明君、贤臣和互敬互爱的百姓来分析作者的理想政治的构想,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以大同社会为模板而构建的。道德层面,从“忠孝”方面着手分析作者道德理想,得出作者的理想社会是以儒家复古主义的善为依托的。在这一道德的贯穿下,展示了一个在明君贤臣的治理下和儒家道德感化下的太平盛世景象。
第三部分论述《镜花缘》构筑的理想社会对儒家大同理想社会的发展和超越。李汝珍在《镜花缘》中不只是对大同社会模式进行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理想社会,他立足于现实,对儒家传统的理想社会模式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和创造。其发展创造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商业和女性问题的态度上,教育问题上,他提倡全民受教;商业问题上,他肯定经商之路;女性问题上,他主张男女平等。
第四部分从作者构建理想社会原因、理想社会的局限性和进步性三个方面对《镜花缘》的理想社会进行辨析。受时代和个人的影响,面对即将瓦解的社会,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来,作者一方面讽刺现实,另一方面希望找到一条挽救社会的道路,所以在作品中对社会弊端加以改革,同时构建着理想社会。作者构建的理想社会,由于脱离现实,与历史发展方向相左,所以只能是水月镜花,不能实现。作者构建的理想社会虽不可能实现,但它在教育、商业、女性理想中蕴含的进步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对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